第64章 春筵酬师(2/2)
“此乃‘莲塘跃鲤’,”我轻声解释,“取个吉利意思,请先生们尝尝这酸甜口味可还适口?”
云娘子则对那盘“翠釜藏珍”颇感兴趣:“这豆豉与茱萸合烹的香气,倒是别致。”
范先生已执箸夹起一块“赤玉镶金”,端详着那红黄相间的色泽。秋先生则笑着指向“辛香碧玉簪”:“这胡瓜拌得清透,看着便觉爽利。”
顾嬷嬷虽未言语,目光却在那碗看似朴素、实则用料丰富的“玉糁羹”上停留了片刻。
郑先生捋须笑道:“小小娘子今日是要让我等大开眼界啊!”
待众人动箸,小小的院落里先是寂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了低低的赞叹与好奇的询问。
“这鱼外酥内嫩,浇汁酸甜恰到好处,竟不显油腻!”这是范先生略带惊讶的评价。
“豆豉之香融入菜中,芋艿软糯,千金菜脆嫩,搭配巧妙。”陈老先生微微颔首。
“胡瓜辛香开胃,这拌汁颇有巧思。”云娘子细细品味着。
顾嬷嬷小口喝着“玉糁羹”,半晌,轻轻说了一句:“粥糜暖胃,菜蔬清鲜,很好。”
就连那碟“金玉满堂”,也很快被分食一空,获得了“香甜不腻,寓意佳”的好评。
看着师长们脸上那新奇、赞赏、乃至带着几分探究的愉悦神情,听着他们不再是讨论学问音律,而是品评着菜肴的轻松话语,我站在贾姨身边,心中被一种巨大而温暖的洪流冲刷着,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热。
这就是林晓从未体验过的感觉。在现代,她总是独自一人,奔波劳碌,吃饭不过是果腹,是任务,何曾有过这样一群人,因她亲手制作的食物而欢聚一堂,脸上洋溢着如此纯粹而满足的笑容?何曾有过这样被师长关爱、被亲人呵护的温暖包围的时刻?
这不是名利场上的应酬,也不是孤独灵魂的茕茕孑立。这是家的感觉,是亲人团聚的其乐融融,是付出与收获之间最直接、最温暖的循环。陈老先生的严谨,顾嬷嬷的持重,云娘子的灵秀,范、秋二先生的超然,郑先生的温厚,还有贾姨那始终如一的、慈爱而骄傲的目光……所有这一切,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名为“幸福”的网,将我牢牢地、安全地包裹在其中。
我是苏小小,享受着南齐钱塘的师友亲情;我亦是林晓,终于在此刻,找到了灵魂一直渴望的归属与安宁。
“小小,”贾姨轻轻碰了碰我的手,低声提醒,“该给先生们斟茶了。”
我回过神来,绽开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端起温热的茶壶,走向那桌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师长们。阳光透过枇杷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每个人的身上,脸上,也落在我被幸福充盈的心上。
这一刻,岁月静好,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