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未雨绸缪访庵堂(2/2)
贾姨正在缝补一件我的旧衣,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诧异和担忧:“小小,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可是心里有什么烦难?跟姨说说,可别想不开啊!”
我连忙摆手,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没有没有!贾姨您别多想。我就是……就是前几日读了些佛经,觉得心里安静,想着去庵里上上香,听听师父们讲讲经,静静心。您也知道,近来……外头有些闲言碎语,去佛门清净地躲躲懒也是好的。”
贾姨将信将疑,但看我神色不似作伪,这才松了口气,想了想道:“咱们钱塘佛法昌盛,尼庵倒也有几处。离西湖不远,孤山后身就有一座‘寂觉庵’,不大,但听说里头的师太是位有德行的。还有城外栖霞岭下,有座‘白云庵’,香火要旺些,但也嘈杂。你若只想图个清静,去寂觉庵倒是不错。”
寂觉庵?白云庵?
我默默记下这两个名字。孤山后身的寂觉庵,听起来就更符合我“避世”的想象。
“多谢贾姨!”我心情莫名好了起来,仿佛找到了人生的一条稳妥的退路,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我明日就去那寂觉庵看看!”
第二天,我特意换了身更素净的月白衣裙,头发也只松松绾了个髻,别了一支普通的木簪。对着镜子照了照,嗯,颇有几分“带发修行”的雏形了。
没有叫车,我独自一人,沿着西湖,慢慢向孤山后身走去。与那日想要呐喊狂奔的心境完全不同,此刻的我,带着一种近乎“考察未来宿舍”的奇异平静。
穿过疏朗的梅林(如今花已谢了大半),绕过几处嶙峋的怪石,沿着一条被落叶覆盖的小径蜿蜒向上,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果然在绿树掩映中,看到了一角灰瓦粉墙。
庵门不大,漆色有些剥落,门楣上挂着的一方旧匾,上书“寂觉庵”三个字,笔法古朴,透着岁月的沧桑。周围极其安静,只闻风吹竹叶的簌簌声,和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
我站在庵门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草木混合的清气。
这里,或许就是我将来的归宿?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有点悲凉,有点茫然,但更多的,竟是一种尘埃落定般的平静。
也好。若真无处可去,这里,倒也是个能遮风挡雨,容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我整理了一下衣裙,抬手,轻轻叩响了那扇或许将为我开启另一段人生的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