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议编红一军(2/2)
帐内油灯昏黄,徐象谦正对着一张摊开的地图标注红蓝箭头,见李云龙进来,只抬了抬眼:“又不安分?特务连的夜间岗哨查了?”
“查了!都瞪着眼呢,连只兔子都跑不进去!”李云龙把红薯往桌角一放,搓着手凑到地图前,手指点了点“箭厂河”的位置,“师长,俺是来问正事——白天听警卫员说,箭厂河要正式成立鄂豫皖特委,这到底是啥来头?跟咱们红一师有啥关系?”
徐象谦放下铅笔,指了指地图上鄂豫皖交界的区域,那里用红笔圈出了一大片地方:“特委是中枢,要把鄂东北、豫东南、皖西的党组织拧成一股绳。这次选举,除了你知道的郭述申同志任书记,许继慎、曹大骏他们8人当选为特委常委,以后根据地的军事、政权、群众工作,都要听特委统一调度,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各管一摊’了。”
徐象谦见李云龙眉头还皱着,又拿起一块红薯掰了半块递过去:“你别急,特委成立,核心是为了支撑红一军的发展。中央已经定了,红一军下辖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咱们红一师只是开头。”
李云龙咬着红薯,眼睛一下子亮了,嘴里的热气都喷到了地图上:“还有俩师?快说说!俺们以后是不是能跟其他师一起打大仗了?”
“原红32师改编为红二师,师长漆德玮,政委王培吾,辖四个团,满打满算600余人,都是豫东南的老底子,擅长在商城、光山一带的山地作战,那里山高林密,他们熟得很。”徐象谦指尖划过豫东南的区域,语气沉了些,“红三师要复杂些,是原红2师一部加红33师合编的,师长周维炯,政委姜镜堂,只辖两个团,300多人,主要守皖西的六安、霍山一线——那里刚经历过敌人清剿,老百姓日子苦,部队底子也薄,得好好护着。”
“那独立旅呢?”李云龙追问,嘴里的红薯渣都忘了咽,生怕漏了一个字。
“红2师另一部跟豫南游击队合编,组成红一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琪,300多人,任务是在信阳、罗山一带打游击,牵制京汉线的敌人。京汉线是敌人运兵的大动脉,他们在那儿闹得越凶,咱们主力师在黄安、麻城这边就越安全,相当于给咱们打掩护。”徐象谦顿了顿,又补充道,“除了这三个师一个旅,皖西还有两支地方武装要改编——原红3师一个连,加上六安、霍山、英山的游击队,组建成中央独立第一师,徐百川任师长,王文升任政委;红34师改编为中央独立第二师,王孝亭任师长兼政委。这两支独立师不跟主力机动,专门负责皖西的地方斗争,守住咱们的后方,让咱们能放心往前打。”
李云龙听得直点头,把剩下的红薯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这么一说俺就懂了!以前各打各的,像散沙似的,现在特委管总,红一军分兵把守,东边有独立旅牵敌人,西边有独立师守后方,再不用怕敌人分头围剿了!那咱们红一师接下来……是不是要打大仗了?”
徐象谦打断李云龙,眼神一下子严肃起来:“你先把特务连带好再说打大仗的事。这次整编不是换个臂章、分把枪就完了,特委要的是‘令行禁止’,要的是全军一条心。你以前当团长时的本位主义,到了特务连得彻底改——这支部队是师部的尖刀,以后侦查敌情、穿插敌后、保卫师部,都要靠你们。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只顾着自己的人、自己的枪,别说打大仗,我第一个撤你职。”
李云龙立刻站直身子,拍着胸脯保证,声音比之前更响亮:“师长放心!俺李云龙再浑,也知道特务连的分量!以后保证听指挥、守纪律,绝不给红一师丢脸!要是做不到,您随便处置!”
徐象谦看着他直愣愣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指了指帐外:“行了,别在这耽误我看地图,回去把特务连的夜间岗哨再查一遍,明天清晨还要带他们练山地攀爬,别迟到。”
“是!”李云龙应了声,抓起剩下的半块红薯,脚步轻快地钻出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