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昆仑虚残魂共鸣(2/2)
“墨渊上神大义,为苍生舍身,贫道钦佩万分。”马小玲的意念回应,带着由衷的敬意,“今日冒昧打扰,一是感知上神元神耗损过巨,特来助上神稳固本源;二则是为那东皇钟隐患。贫道察觉,封印之力流逝加速,更有诡异魔气侵蚀,恐生大变。”
墨渊的意念传来一阵明显的波动,带着惊讶与凝重:“道友竟能隔着如此之远,清晰感知到东皇钟的状况?甚至……那异种魔气?不错……近千年来,确有一股阴冷腐朽、迥异于擎苍魔元的力量,如同附骨之疽,在不断渗透、瓦解封印的核心仙纹。此物……极为难缠,其性质,我亦前所未见。”
马小玲将自身对那魔气的详细感知(包括其吞噬、同化的特性)分享给墨渊。两者意念交流,信息传递瞬间完成。
墨渊沉默了片刻,意念中透出深深的忧虑:“若如此,情况远比我想象的更为严峻。擎苍本就强悍,若得此外力相助,里应外合,破封之日恐将大大提前。届时……四海八荒,再无第二个墨渊可以牺牲。”他的话语中,没有对自身牺牲的后悔,只有对苍生安危的担忧。
“上神不必过于忧心。”马小玲安慰道,意念中传递出强大的自信,“贫道既遇此事,便不会坐视不理。当务之急,是先稳住上神的元神,断绝那持续性的消耗,再图加固封印之法。”
说罢,她心念一动,开始运转玄功。精纯无比的金仙仙元,混合着四象塔内世界的一丝本源造化生机,通过神念构筑的桥梁,缓缓地、源源不断地渡入墨渊的残魂之中。这股力量层次极高,中正平和,又蕴含无限生机,远非昆仑山灵脉之气可比。
墨渊的残魂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本能地、贪婪地吸收着这股力量。那原本明灭不定、微弱不堪的光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明亮起来,模糊的轮廓也逐渐清晰,甚至能依稀看到墨渊那坚毅沉稳的面容。与此同时,马小玲借助四象塔镇压诸天的玄妙之力,开始帮助墨渊梳理其残魂与东皇钟之间那根无形的“消耗之线”,试图暂时隔绝或减轻这种联系带来的负担。
这个过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异常,需要马小玲对力量有着极致精妙的掌控,稍有不慎,便可能对墨渊脆弱的残魂造成二次伤害。折颜在外护法,能清晰地感受到谷内气息的变化,墨渊那原本如同风中残烛的魂力,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复苏、壮大,心中又是震惊又是狂喜。他看向马小玲的目光,充满了感激与更深层次的认可。
不知过了多久,马小玲缓缓收回了神念,脸色微微有些苍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番操作,对她心神的消耗极大。而玉台上的元神光晕,已比之前凝实了数倍,光芒稳定而柔和,墨渊的面容清晰可见,虽然依旧紧闭双目,但那股虚弱感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内敛的磅礴气息。
“墨渊……多谢道友再造之恩!”墨渊的意念变得清晰、有力,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和一丝重获新生的振奋。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元神不仅稳固了下来,甚至比沉睡之前还要凝练几分,那持续了七万年的消耗之苦,也大大减轻。这意味着,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未来的变局。
“上神不必客气,此乃贫道应为之事。”马小玲调息片刻,恢复过来,正色道,“如今上神元神已初步稳固,假以时日,重聚仙体亦非不可能。关于东皇钟,贫道有一提议,需与上神和折颜上神共同参详……”
她将之前与折颜商议的,在若水河畔布置一座结合此界法则与她自身道韵的“周天星斗大阵”的构想详细说出,并重点提出了如何将“因果法则”之力融入封印的设想。
墨渊仔细聆听着,意念中不时闪过赞许的光芒。待马小玲说完,他沉思良久,叹道:“道友思虑周详,此法甚妙!尤其那因果法则……直指本源。若能成功将因果之力嵌入封印,使擎苍的恶业与其自身力量形成循环反噬,或许真能起到釜底抽薪之奇效!只是……此阵涉及法则层面,布置起来需要耗费的心力与资源,堪称海量。”
马小玲淡然一笑:“资源之事,可与折颜上神共同筹措。至于心力,为苍生故,义不容辞。不过,在此之间,贫道尚需对此界因果脉络,尤其是与东皇钟、与擎苍相关的恩怨纠葛,有更深入的了解。上神于此界沉浮数十万年,亲历上古旧事,不知可否赐教?”
洞府之内,三位此界顶尖的存在——上古神只折颜、战神墨渊(复苏中的残魂)、异界金仙马小玲,围绕着一座可能决定四海八荒命运的大阵,以及更深层次的天地法则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深入交流。昆仑虚的云雾,因这场对话而剧烈涌动,仿佛预示着,一场席卷天地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