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图纸上的怪物,不可能完成的机器(1/2)
会议室里的空气几乎凝固了。
王元植院士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的手掌重重拍在会议桌上,茶水在搪瓷缸里荡漾出细小波纹。
“你的意思是,材料的性能,是由其內部有序结构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態演化决定的”
老人的声音颤抖著,眼中闪烁著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李赫点头,声音平静却透著不容置疑的坚定。
“成分只是物种,演化过程才是生態。”
这句话在会议室里迴荡,每个专家都能感受到这个概念的顛覆性。
物理学家推了推眼镜,厚重镜片后的眼睛瞪得很大。
材料学家们开始在纸上飞快记录著什么,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工程师组的负责人站了起来,脸上写满困惑和兴奋。
“李总工,理论我们能理解,但是实践呢”
他指著黑板上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
“要实现这种动態梯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备”
李赫没有立刻回答。
他走回讲台,从那叠厚厚的稿纸
那些图纸被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铺满了整个会议桌。
白色的绘图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机械结构图。
线条精確,標註详细,每一个零件都有精確的尺寸和材料要求。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看书网解无聊,?0?.超方便】
“非平衡態反应烧结炉。”
李赫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响起。
专家们围拢过来,目光集中在那些图纸上。
第一眼看去,这台机器的复杂程度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主体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反应室,外围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管道、阀门、传感器。
反应室內部被分成了十二个独立的加热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
十几路独立的气氛输送管道从不同角度进入反应室,每一路都有精確的流量和成分控制。
压力系统更是复杂得令人眩晕,液压缸、气动阀、压力传感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
“这个反应室的温度梯度可以精確到每厘米。”
李赫指著图纸上反应室的剖面图。
“从中心到边缘,温度差可以控制在任意范围內。”
工程师们开始仔细研究图纸上的细节。
温度控制系统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电阻加热技术,每个加热区都有独立的功率调节。
气氛控制系统更是精密得令人咋舌,不同的保护气体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实时切换。
压力控制系统能够在烧结过程中实现复杂的压力曲线。
“这些传感器…”
一位自动化专家指著图纸上標註的各种检测设备。
“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成分分析仪、位移传感器…”
他快速数了数,脸色逐渐发白。
“总共需要一百二十三个传感器”
“一百二十六个。”
李赫纠正了这个数字。
“还有三个振动传感器,用於监测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
控制专家们面面相覷。
一百二十六个传感器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整个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將超越当时国內任何一台工业设备。
“控制逻辑呢”
自动化组的负责人问出了关键问题。
李赫翻到另一张图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控制流程图。
“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需要实时採集,採样频率不低於每秒一千次。”
“控制系统要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在毫秒级时间內调整温度、压力、气氛参数。”
“整个烧结过程需要连续运行十八个小时,期间不允许任何参数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每说出一个要求,专家们的脸色就白一分。
这不是在设计一台机器,这是在设计一个怪物。
“我需要请国內最顶级的设备工程师来看看这些图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