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救助站一战成名(1/2)
交道口街道庆祝建国十周年文艺汇演没有受到阎解成耍流氓案的任何影响,进行得非常顺利。
到了中午,各单位都组织自己的人吃午饭了,像粮站这样的豪横单位,都是直接从单位食堂送饭过来的,他们人也不多就是了,还在学校找了个办公室一起吃。
带来的菜里还有肉,白面馒头管够,香气扑鼻。
葛大洪邀请了霍巾帼、高振军等人一起去吃,不过都被拒绝了。
他也邀请了李俊,李俊也没去,太张扬了,他还是和救助站的人一起吃了一个二合面馒头,一个窝窝头,这样肯定吃不饱,但在这样的公共场合,他必须做出榜样。
果然这样对救助站的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大家都很振奋,下定决心要好好表现,夺得名次。
吃完午饭后,会场旁边的屋檐下、树底下,到处都是休息的人。
到了一点半,军号声响起来了,这些人醒了,会场上一片忙碌的景象,到处都是整队的声音,很是热闹。
快两点的时候,随着一阵鼓声响起,会场安静下来。
紧接着,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走上舞台,开始了这次交道口街道庆祝建国十周年文艺汇演的序幕。
一开始李俊以为,街道这一级的文艺汇演,大部分都是草台班子,表演的节目肯定是五花八门,质量很低。
但没想到他想错了。
街道这一级是县处级,对应的是地方上的县,但实际上人口对比东部、南部县一级行政单位少很多。
如果单纯对比人口,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能忽略此时的城市化水平问题。
1959年,华夏的城市化水平是16.25%,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了。
要知道,宋朝的时候华夏的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15%了,而一千年后的今天,也不过比宋朝时多一丢丢而已。
当然,那个时候的世界其他地方还更低,包括现在很发达的西欧,仍然在茹毛饮血,因为宋朝出口最畅销的产品,除了瓷器,就是铁锅。
而铁锅之所以没有超过瓷器,不是因为铁锅不如瓷器有市场,而是因为铁锅出口是受到限制的,毕竟是铁器,出口太多容易被别人重新熔铸为兵器,并不是无限制出口的。
交道口街道如今人口数量不到两万人,比一些人口多的县少很多,但识字率却是远远超过这些县的,而且因为有很多公办机构存在,人才率也很高,当然很多都是从外面来的人,多才多艺的人不少。
第一个表演节目女声独唱《南泥湾》,就把李俊给甄道乐。
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来自交道口街道办妇联,差点让李俊以为是原唱来了,也让李俊不敢小看现在的人。
据说当年的女人个个都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都是女红高手,农村的女人还要下地种田,喂猪、带孩子样样在行。
当然,男人的技能更是全面,木匠、泥水匠、瓦匠、裁缝、杀猪等,不说水平多高,但基本都是会的,简直全能,这一点要为华夏男人点赞(不是吹牛,这些技能本人父亲都干过,还有做粉丝、做豆腐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