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 > 第136章 再战深蓝探宝库,黑水洋里获奇珍

第136章 再战深蓝探宝库,黑水洋里获奇珍(1/2)

目录

装备了探鱼仪的新海龙号,如同猛虎添翼,在近海渔场所向披靡。但张西龙的心,早已飞向了那片曾让他经历生死、也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深蓝——黑水洋。

这一次,他做了万全的准备。不仅备足了燃油、淡水和食物,还对新海龙号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检修保养,特别是那台二手探鱼仪,他反复测试,确保其能在深海环境下稳定工作。他还带上了那台虽然老旧但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用场的收音机,用来收听天气预报。

出发前夜,张家气氛有些凝重。王梅红一边给儿子收拾行装,一边不住地念叨:二龙啊,这回可千万小心,听说那黑水洋邪性得很……

林爱凤抱着已经会蹒跚走路的小海洋,眼中满是担忧,却强忍着没有多说,只是默默地将丈夫的衣物叠了又叠。

张改成老爷子吧嗒着旱烟,最后只沉沉说了一句:心里有谱,手上就不慌。

张西龙理解家人的担忧,他用力抱了抱儿子,对妻子和母亲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放心,这回不一样了。咱们有准备,快去快回。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新海龙号再次启航,目标直指黑水洋。同行的依旧是大壮和赵小山,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两人已然成为张西龙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眼神中少了以往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

航行是漫长而枯燥的。越往深海,海水的颜色越发深邃,近乎墨蓝。海浪也变得更大更绵长,新海龙号随着涌浪起伏,船体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声。张西龙大部分时间都守在探鱼仪前,眼睛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信号。

第一天,除了零星的小鱼信号和起伏的海底地形,并无太大发现。夜晚,他们轮流值班,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深海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星空却格外璀璨,北斗七星清晰地指引着方向。

第二天下午,当新海龙号真正驶入黑水洋腹地时,探鱼仪的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变化!

在代表深海海底的上方几十米处,出现了一大片极其厚实、浓密的亮黄色光带!那光带范围极广,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屏幕,而且还在缓慢移动!

大鱼群!是大型集群鱼类!张西龙精神大振,立刻喊道,看这信号的强度和深度,很可能是大型的底层鱼群,比如鳕鱼群或者马面鲀群!准备底拖网!

底拖网作业比流网和延绳钓更复杂,对船的动力和网具强度要求更高。大壮和赵小山立刻行动起来,检查网具和钢索,确保万无一失。

张西龙根据探鱼仪显示鱼群的移动轨迹,精准地调整航向和速度,选择最佳的下网点。

下网!他果断下令。

沉重的底拖网被缓缓放入海中,巨大的网口在海水中张开,如同一个贪婪的巨兽,贴着海底向前移动,所过之处,将路径上的一切生物卷入网中。

下网完毕,新海龙号保持着稳定的低速,拖着巨网在预判的鱼群路线上航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紧张的等待。张西龙紧盯着探鱼仪,密切关注着鱼群的动向和网具的吃重情况。

约莫两个多小时后,张西龙注意到屏幕上那片密集的光带明显变得稀疏,而船速也感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阻力。

起网!他再次下令。

最耗费体力的起网工作开始了。船尾的绞车发出沉重的轰鸣,粗大的钢缆被一圈圈收回。这一次,明显能感觉到网具异常沉重!

当巨大的网囊终于破水而出时,甲板上的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网囊里,不再是单一的鱼种,而是混杂着各种各样的深海生物!数量最多的是体型硕大、头大口阔、浑身灰褐色的大头鳕,每条都有十几斤重,占了渔获的大半;其中还混杂着一些形态奇特、身体侧扁、皮质粗糙的马面鲀(剥皮鱼);甚至还有几条嘴巴巨大、长相狰狞的鮟鱇鱼!此外,网底还夹杂着不少颜色鲜艳的深海虾蟹和各种各样的底栖贝类、海星。

这一网的收获,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初步估算,光是鳕鱼就有四五千斤!整个鱼舱几乎被填满!

发财了!西龙哥!咱们这回真掏着黑水洋的老窝了!大壮看着满舱的渔获,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粗壮的胳膊。

赵小山也累得瘫坐在甲板上,看着这前所未有的丰收景象,傻呵呵地直笑:这么多鳕鱼……这得卖多少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