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 > 第140章 品牌声名渐远扬,新程再启拓疆场

第140章 品牌声名渐远扬,新程再启拓疆场(2/2)

目录

网箱养殖?把鱼圈在海里养?这能成吗?张西营首先表示怀疑,海水那么深,风浪那么大,网箱能扛得住?鱼在里面能长好?

是啊,西龙哥,这投入可不小啊,买网箱、买鱼苗,还得天天伺候,万一遇上大风浪或者鱼病,可就血本无归了!大壮也忧心忡忡。

就连一向支持他的福海也捻着胡须道:西龙啊,这事儿听着有点悬乎,咱们祖辈都没干过。

面对众人的疑虑,张西龙没有强行推行,而是决定先行试验。

咱们不搞大的,先弄两个小网箱试试水。张西龙解释道,就在咱们海湾里,找一处风浪小、水流合适的地方。鱼苗也不用买太贵的,就先养点常见的、长得快的黑鲷、黄鱼试试。成功了,咱们就多了一条稳定产出的路子;失败了,损失也不大,就当积累经验了。

他务实的态度和愿意承担风险的精神,最终说服了大家。说干就干,张西龙带着大壮、赵小山等人,开始着手试验网箱的筹备工作。

他们选择了一处距离岸边不远、水深合适、背风的海湾作为试验场。网箱没有现成的买,张西龙就凭借记忆和从书上看到的零星知识,自己设计。他用粗壮的毛竹扎成巨大的方形框架,四周和底部覆盖上坚韧的尼龙网片,网目大小根据准备养殖的鱼苗规格来确定。网箱上方留有投饵口,下方用沉重的石块作为锚固,确保网箱能稳定地悬浮在海水中。

鱼苗的来源也是个问题。当时专门出售海水鱼苗的地方很少。张西龙一方面通过渔业队的捕捞,留意收集那些体型较小、适合养殖的野生鱼苗;另一方面,他托人去南方沿海地区打听,看看能不能购买到一些人工孵化的鱼苗。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两个边长约五米的方形网箱终于在海湾里搭建起来,随着波浪轻轻起伏。张西龙将精心挑选、经过消毒处理的几百尾黑鲷和黄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网箱中。

近海网箱养殖试验,正式开始了!

这项工作远比想象中繁琐。每天都要定时投喂切碎的小杂鱼或专门购买的配合饲料;要仔细观察鱼群的摄食情况和活跃度,记录生长数据;要定期检查网箱有无破损,防止鱼儿逃逸或被天敌入侵;还要时刻关注水质变化和天气情况,预防鱼病的发生。

张西龙几乎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两个试验网箱上。他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这些海里的新居民。乡亲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看好的,也有等着看笑话的。

西龙这是魔怔了,天天伺候那俩破笼子里的鱼。

说不定真让他搞成了呢?那往后咱们吃鱼不就方便了?

面对各种议论,张西龙一笑置之。他深知,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会伴随着质疑和不解。他要用事实来证明,耕海牧渔,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就在他专注于网箱试验时,山海情品牌的第一批试订单,顺利通过了省城外贸公司的验收,装车发往了港口。这意味着,山海屯的产品,即将真正走出国门,摆上外国人的餐桌!

这个消息,让整个山海屯都沸腾了!张西龙站在海边,望着那两个在波光粼粼的海水中起伏的网箱,又望向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的信念。他的征程,是真正的星辰大海,而他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