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237章 它叫九香虫,可是一点都不香

第237章 它叫九香虫,可是一点都不香(2/2)

目录

“胸部以下瘫痪,但我不是带他来看这个的,他因为躺在病床上无法翻身,护工的护理又不太及时,导致他长了褥疮,主要在尾骨的位置。你们看!”

金明权上前将病人的裤子往下拉,露出屁股。

只见病人的尾骨周围贴着网状医疗纱布。

一股恶臭顿时扑面而来。

接着,他又把纱布掀起来。

林远志只看一眼,赶紧转过脸,差点把早上吃的早餐给吐出来。

溃疡面直径约4厘米,两边深达1.5厘米左右,中间骶骨外露,分泌出绿黄色的脓液……

烂到这种程度,都能直接看到白花花的骨头了!

林远志忽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乳腺癌术后伤口溃烂的病人,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而且溃疡面更大更吓人。

不知道那病人好了没有,一直没见她来复诊。

金明权说道:“腐烂的组织已经送去化验室做过实细菌培养了,主要有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对妥布霉素中度敏感,对多粘菌素中度敏感,其余抗生素都耐药,所以无法控制住。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林远志给病人号脉看舌。

“脉弱微细,舌淡无苔,这是阴阳两虚啊。”

封总问道:“师兄,这伤口溃烂止不住,跟阴阳两虚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不过现在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尾骨的褥疮,它面积会越来越大的,或者深入内脏,会有生命危险。”林远志说道,“我说的对吧,金医师?”

“对。按照目前这发展速度,确实可能扩大创面,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引发脓毒血症。”

“救救我……我不想死……”病人开口了,眼角还滑落一行眼泪。

林远志说道:“张医生别担心,应该可以治好的。”

封总问道:“这属于中医外科的治疗范畴吧……师兄你对外科也有研究吗?”

“没有研究过。因为一般病人有皮肤病都去看皮肤科了,很少会来看中医的。不过……我倒是刚好知道一个专门治疗皮肉溃烂的药方。”

“是什么?”封总问道。

“木耳散。”

“第一次听说,木耳为主药?”

“对,这是《医林改错》里的方子,很简单,就是木耳烘干磨成粉,然后加入白糖,用的时候加温水做成糊状。”

“白糖治疗褥疮,我倒是知道原理,因为它是一种高渗物质,可以杀灭细菌,还可以提供营养、促进组织生长……只是木耳又怎么可以杀菌呢?我第一次听说木耳拿来外用的。”封总很是不解。

“确实没有研究表明,木耳有杀菌的作用,但中医不是这样用药的。

你看,木耳原本是从那些腐烂的树木上长出来的。古人联想到皮肉溃烂,就试着拿木耳来治疗,结果发现有疗效,就记录了下来。

虽然这个药方很简单,却留下了不少医案。肯定是有效果才会流传下来。这次我们就来试试看吧。”

徐荣点点头,道:“小林,木耳和白糖用多少克?”

“我记得木耳和白糖是等量的,都用少四两吧,多做一点,后期还要换药。”

“好。”

徐荣于是开了药方,道:“烘干打粉,这个不需要多少时间,很快就会送过来了。金医师,你先把病人送回病房吧,告诉我几号病房,等药做好了,我会让护士送过去。”

“5号住院楼,332病房。那我走了,麻烦你们了。”

之后,金明权就把病床推出去了。

徐荣不高兴地说:“现在一个个,动不动就把病床推进来,哪有这样看病的,简直胡闹。下次开全院大会我一定要好好说说其他科室。”

“可是徐主任,您都不去参加会议啊。”

“那你去替我参加,你也可以发表意见,你代表中医科。”

“金医师大概是觉得申请会诊流程太慢了吧,所以才会出此下策。”林远志说道,“可以理解,我觉得金医师也是好心。”

接着,徐荣还没叫号,有一个中年男子推门进来。

“请问谁是林远志?”

“哦,我是。”

“你好你好,我就是你妈介绍来的。我姓于天宏,你叫我宏哥就好了。我父亲在门等着。现在可以给他看了吗?”

林远志看着徐荣说道:“徐主任,这是我家亲戚,麻烦你加个号。”

徐荣点点头,道:“好。”

“宏哥,你把病人带进来吧。”

很快,于天宏出去,将一个六十多岁,穿着灰色西服,头发花白的老头扶进来。

“这边坐这边坐!”

“那个,我应该称呼您一声舅公,对吧?”

于老头点点头,道:“对对。咱们虽说是亲戚,不过平时来往比较少,太生分了。你小时候,我应该见过,只是都没印象了。”

林远志一眼就看出于老头眼白微微发黄,手背的皮肤也泛黄,而嘴唇为酱红色。

“舅公,你是不是有发烧啊?”

“我爸有点低烧,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林老弟,你看,能不能和胆结石,一次都给他看了。”于天宏说道。

“舅公,你得胆结石多久了?”

“有两个月了。”

于天宏补充道:“有一阵子他老说右上腹痛,我带他去医院检查,人家说是胆结石,都塞满三分之一胆囊了。他要求人家取出结石,可是医院说现在已经没有取石保胆手术了,全世界都没有了。”

“为什么?”林远志问道。

“医生说,因为取石保胆手术容易复发,无法根治,而且还必须长期服药控制,容易产生副作用,也容易诱发胆囊癌,风险太大,所以现在医院都不做了,只能是直接切除胆囊。”

于老头说道:“我有几个老朋友,年轻的时候都切除过胆囊,有的拉肚子拉了几十年,都不敢吃稍微有点油腻的东西,也不敢喝酒,还有的切了没多久,肝里边又长了结石。不是有科学研究说,切了胆囊的人,肠癌发病率高百分之三十嘛,我不想得肠癌啊,我还想再活二十年呢。”

于天宏说道:“问了很多地方,人家都不肯做取石保胆手术,小门诊都不肯做。后来听人说,那个网红中医实习生,就是木莲婶的儿子,我们就想来问问看,如果能吃中药把结石排掉,不动手术,那当然最好不过了。”

林远志点点头,道:“中医确实有治疗结石的方法,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是可以排掉的。不过,我先给舅公做一个诊断吧。”

一分钟后。

林远志说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这是湿热引起的,很常见的病因。舅公,你巩膜发黄,是有轻度黄疸,发烧也和黄疸有关系。”

“对,之前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也说了,胆结石病人也容易诱发胆囊炎和黄疸,说只要切了胆囊就会好。”

“舅公你大便怎么样?”

“比较硬。”

“口渴吗?”

“渴。”

林远志想了想,道:“现在就可以开方。你们办理住院手续吧,最好住三天观察一下,如果黄疸退了,右腹痛减轻了,就代表有好转了。

“这么快,不用去做检查了,也不用看之前的检查报告?”于天宏问道。

“不用,已经很清楚了。”

林远志让封总带人去办理住院手续。

徐荣问道:“小林,你要开什么药方?”

“徐主任,您应该也知道的啊,治疗湿热型胆结石,不是都用三金汤加减吗?”

“你加减看看。”

“金钱草3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0克,加九香虫6克,芒硝4克,因为有黄疸和低烧,另外加茵陈、蒲公英各10克,有右上腹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各5克理气止痛。”

徐荣微微皱眉:“为什么你会想到加九香虫呢?九香虫这个药现在很少有人用了。它叫九香虫,可是一点都不香,俗称臭屁虫,比臭豆腐还臭。一般病人都接受不了。”

“因为九香虫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而且是咸味的,凡是咸味的药,都有软坚化积的效果。我觉得是不可或缺的。”

“小林,你还研究过虫类药?真难得啊。”徐荣说道,“九香虫以前乡下很常见,现在少了。我小时候见了都是拿棍子打死,然后丢得远远的。那尸体可臭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