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37章 疑病症综合征

第337章 疑病症综合征(2/2)

目录

用发汗解表的方法,比如荆防败毒散之类的中成药,把残留的风寒邪气彻底透发出去,您的这些症状就会解除。”

妇女呆呆地听着,随即用力点头,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对对对!就是那次洗完头吹了冷风之后开始的,跟那个有关系吗?”

最后,林远志和立川百惠一起走到坐轮椅的高中生面前。

男孩的母亲紧张地看着他们。

林远志蹲下身,询问男孩的感觉,查看他的腿部皮肤、温度,轻轻按压了几个穴位询问酸胀感。

他特别仔细地查看了男孩的舌苔(舌红,苔白腻),诊脉(脉濡数),并低声询问了小便情况(短赤)。

林远志抬起头看着男孩和他的母亲:“他不是装的,也不是纯粹的心理压力。这是湿热下注。湿热之邪,沉重粘腻,阻滞经络,浸淫肌肉关节。湿热阻滞,气血不通,所以会感到疼痛、沉重、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李东垣的《脾胃论》里专门论述过这种‘湿热成痿’的情况,症状描述和这孩子非常相似:‘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

书中推荐了清燥汤,专为清热燥湿,通利筋脉而设。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治疗,甚至治愈的。”

“真、真的吗?”男孩的母亲声音颤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泪夺眶而出。

一直低着头的男孩也猛地抬起头,眼中第一次闪现出微弱的光亮。

林远志和立川百惠接着为其他几人一一做了诊断,大多指向气滞、血瘀、痰湿、阳虚等不同的“证”,而非器质性“病”,并分别给出了初步的治疗思路和方剂建议。

节目组详细记录了下来,并表示会联系合作药房配药,并持续跟踪回访他们的服药后的变化。

那七个人离开时,脚步似乎都轻快了一些,脸上不再是绝望和迷茫,而是带着一份被理解的释然和一线清晰的希望。

会议厅里安静下来。节目组众人却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太神奇了!”安彩妍对着直播镜头激动地说,“家人们!看到了吗?仪器查不出的‘病’,中医用‘证’给解释了,还都有治!”

“从人道主义角度,这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心理支持和新的希望。”范游率先开口,“林远志和立川女士的解释,听起来也很有说服力。但是……

我们仍然无法排除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安慰剂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被否定,突然得到一个权威的、能自圆其说的解释和一个明确的治疗方向时,其本身就可能带来巨大的症状缓解。

这并不能直接证明那些‘证’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最终,还是需要看后续跟踪的客观效果,以及这种效果能否在更大人群中重复验证。”

姜三才摇摇头:“小范啊,你老是证据证据。有时候,效果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些人痛苦了那么久,现代医学没办法,现在中医给了他们一条路,只要他们吃了药,感觉好了,能正常生活了,那就是硬道理!管它是不是安慰剂?病人舒服了就行!”

陆丰羽挠头:“听起来都好有道理。所以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有病’?说没病吧,他们那难受的表情都很真实;说有病吧,机器又查不出来。中医这个‘证’,算不算病?”

郗南星轻声说:“我觉得,只要痛苦是真实的,就需要被认真对待和理解。不能因为别人说难受,就随意地点评别人是矫情装病。”

萧子络也小声附和:“对,我也很赞同南星的观念。”

立川百惠回应范游:“范先生,谨慎是科学的态度。中医的‘证’,确实不同于西医的‘病’。它是一组特定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舌脉)的归纳总结,是动态的功能状态描述。

它可能无法用目前的仪器直接量化捕捉,但通过药物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可以间接验证其‘真实性’。心理因素固然存在,但中药对气、血、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是客观的生理效应。”

林远志总结道:“或许,我们不必执着于‘真病’还是‘假病’的二元争论。

现代医学基于解剖和生理病理,擅长发现‘结构的异常’;中医基于整体功能和能量信息状态,擅长发现‘功能的失调’。这些人,很可能处于一种‘结构的异常’尚未发生,但‘功能的失调’已经非常显著的阶段。

中医的价值,就在于能在这个阶段介入,调整这种失调,防止它进一步发展为器质性疾病,同时解除患者当下的痛苦。这就是‘治未病’和‘辨证论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会议厅内的讨论渐渐平息。

这时,节目组的导演站了出来,他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各位老师的讨论都非常精彩,也点出了问题的核心——疗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打破偏见的最好武器。

我们节目组既然搭建了这个平台,引发了这场关于‘真病’还是‘假病’、‘器质’还是‘功能’的探讨,就有责任将它进行到底,给大家,也给所有关注这个问题的观众,一个尽可能清晰的交代。

因此,我们节目组决定,将启动一个长期的追踪回访计划。我们会派出专门的医疗跟进小组,与这七位患者保持密切联系,详细记录他们服用林医生和立川女士所开方剂后的每一天的身体反应、症状变化、精神状态,并定期安排他们进行必要的复诊和沟通。”

他看向林远志和立川百惠:“我们会将详细的追踪数据与林医生、立川女士共享,由他们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远程的方药调整指导,确保治疗过程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会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适度地、保护隐私地,将他们的康复进程通过我们的节目和新媒体平台,以纪录片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也许,有的患者会很快好转,印证中医辨证的精准;也许有的患者起效缓慢,需要更长的调理周期;也许还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无论如何,真实的数据和过程,远比我们在这里的空泛争论更有说服力。

过一段时间,半个月,甚至更久,我们自然就能看到更清晰的结果。这不仅是对这七位患者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节目初衷的践行——深入探索中医的奥秘与价值。”

这个决定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太好了!就应该这样!”姜三才首先表示支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让事实说话!”

范游推了推眼镜,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相对客观和严谨的跟进方式。我期待看到系统性的随访数据。”

安彩妍更是兴奋地对直播镜头说:“家人们!听到了吗?连续剧要开始了!追踪报道,记得关注我,一起见证奇迹的时刻。说不定下一个被治好的就是你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