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435章 卧槽!直播事故啊!

第435章 卧槽!直播事故啊!(1/2)

目录

龙兴医馆朝阳路总店的三层仿古建筑在傍晚的灯光下显得气派非凡。

此刻的喧嚣却远超寻常。

下午六点整,叶楷的座驾艰难地穿过围堵在医馆门口的人群。

本地一些主播们高举手机进行直播,围观群众踮脚张望,保安组成的人墙在嘈杂声中摇摇欲坠。

林远志一行人下车时,刺眼的闪光灯和七嘴八舌的提问瞬间淹没了他们。

“林医生!有把握吗?”

“叶少,这次挑战是你安排的吗?”

“林医生请看这边!”

……

叶楷的保镖奋力开路,叶沁雨紧挨着林远志,低声道:“人比预想的还多,我认出两个人,好像是经常黑你的医疗博主。”

林远志嗯了一声,墨镜后的目光快速扫过人群。

孙德胜那标志性的油滑嗓音及时响起,他挤出人群,满脸堆笑:

“哎呦喂!林神医、叶少,几位可算到了!这个时间点,内环路上堵坏了吧?快请进快请进,都备好了!”

走进医馆大堂,灼热的空气和鼎沸的人声扑面而来。

中央区域被清空,布置成类似擂台的诊区,几张诊桌、椅子,围着红色隔离带。

灯光聚焦中央,四周阴影里挤满了人。

医馆的坐堂医、受邀媒体、举着手机的主播,以及各式各样的看客。

空气中弥漫着中药味、汗味和一种亢奋的期待。

孙德胜热情地引着他们走向中央,一边对叶楷带来的专业摄影师投去审视的一瞥,随即笑道:

“这安排还可以吧?这阵仗,像不像以武会友的擂台?嘿嘿,今儿个咱们就以医会友,切磋技艺!”

林远志没接话,径直走到主诊桌后坐下,取出脉枕和纸笔,动作从容。

叶沁雨和叶楷在一旁的嘉宾席落座。

林远志看到角落站着四个人,对照了一下手里的回访表格,上边有病人的头像,确认是自己挑选的十个人中的四个。

他发问:“孙馆长,不是说好十个人吗?怎么只来了四个?”

孙德胜干笑着说:“我们都联系了啊,有的病人不愿意抛头露面或者人不在本地,所以就不来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只有四个人,不过讲究一下也没关系吧。”

林远志点头:“那现在开始吧。不要浪费时间了。”

孙德胜使了个眼色,一位穿着亮色旗袍、妆容精致的女主持人立刻走到场中,拿起话筒: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欢迎在这个特别的傍晚,齐聚我们龙兴医馆百年老店!今夜,我们将共同见证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技艺交流盛宴!

一方是扎根燕京三十年、誉满京华的老字号——龙兴医馆!另一方,则是近日声名鹊起、被誉为‘神医’的青年才俊——林远志,林医生!”

话音未落,台下已是一片骚动。

支持的掌声、质疑的嘘声、好奇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某女主播对着手机镜头激动地解说:“宝宝们看到了吗?这就是林远志本尊!看起来好年轻啊!这次摆明是来踢馆的!战斗力十足!”

另一个男主播则嗤之以鼻:“炒作!全是剧本!你们看看龙兴那些老中医的脸色,哈哈,都快滴出血了!”

主持人提高音量,努力控场:

“相信大家都已期待万分!本次交流,旨在切磋医理,验证疗效。

我们龙兴医馆秉持开放态度,特从近期回访病例中,遴选出几位情况特殊的参与者,也是之前来过我们这里看诊的的患者,然后请林医生现场施诊。

三天后,我们将在此共同验证效果!真金不怕火炼,医术高低,疗效说话!”

她稍作停顿,环顾现场。

“现在,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第一位参与者,张元春先生登场!同时也请林医生做好准备!”

聚光灯打向入口,一位五十岁上下、面色惶恐的男子,戴着与季节格格不入的厚棉帽,畏缩地走上台。

观众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大夏天戴棉帽?真有病还是装的?”

“看样子不像假的,你看他那脸色。”

“龙兴找的托儿吧?谁信啊!”

张元春在林远志对面坐下,双手紧张地搓着膝盖。

林远志翻看了一下回访记录,平静开口:

“张先生,把帽子摘下来,我看看情况。”

张元春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摘下帽子。

瞬间,现场响起一片低呼。

他两只耳朵周围,包括耳廓、耳后,布满红色丘疹、水疱,部分破溃渗液,结着厚痂,皮肤红肿增厚,惨不忍睹。

他迅速把帽檐拉低,试图遮挡目光。

“请伸手。”林远志三指搭上其腕部,凝神细察。

脉象弦细而数。

看舌,舌红苔黄腻。

问诊却没其他明显症状。

一位坐在前排的主播立刻给特写镜头,压低声音:“老铁们看清楚了啊!这湿疹挺严重的!看看林神医怎么断症!”

林远志沉吟片刻,提笔书写药方。

孙德胜一直密切盯着,见状立刻凑过来,伸脖子一看,故作惊讶地大声道:

“哎哟!林医生,您这方子……用的是龙胆泻肝汤?这湿疹,多是湿热浸淫,我们用的清热利湿药,思路没错啊?您这直接清肝胆实火,是不是有点……打错方向了?”

台下一位穿着龙兴医馆白大褂的老中医捋着胡子,对旁边人低语:“年轻人,哗众取宠!湿疹自是清热利湿,怎可用泻肝之品?”

林远志笔尖未停,头也不抬,声音清晰平稳地传遍全场:

“湿疹虽在皮肤,根源在内。耳周部位,乃足少阳胆经所过。

患者脉弦数,舌红苔黄腻,口苦,显是肝胆湿热循经上扰。

湿热为源,耳周为标。只利湿清热,不清肝胆之源,缠绵难愈。

用龙胆泻肝汤,直清肝胆湿热,方为治本。”

这番解释言简意赅,切中肯綮。

台下懂行的人不由得微微点头。

一个医学生模样的观众对同伴说:“有道理啊!胆经确实过耳!林医生这经络辨证用得溜啊!”

另一位主播激动地对着镜头:“听到没?家人们!这就是辨证论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龙兴这次可能碰到硬茬子了!这下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孙德胜被噎住,脸色不太好看,强笑两声:

“呵呵,林医生高见!高见!不过……药效如何,还得病人吃了才知道嘛。有请下一位参与者!”

主持人立刻接话,调节气氛:“感谢张元春先生的参与,也感谢林医生的精彩辨析!让我们有请第二位朋友,张涵颖女士!”

一位四十多岁、身材健硕东北大姐风风火火地走上台,未语先笑,对着话筒就大倒苦水:

“林医生啊!我可被这怪毛病坑苦了!就左边胳肢窝,汗出得邪乎!右边一点事没有!啥止汗露、药粉子都试遍了,屁用没有!味儿还特大!都说做手术切了汗腺才能治好,我可不想做手术啊……”

她语速极快,引得台下发笑。

“没法子,我现在出门只好在里面垫卫生巾吸水,不然这衣服就没法看了!”

说着,她竟真的当众把手伸进左边腋下,掏出一片已半湿的卫生巾。

“您瞅瞅!这刚垫上没多久就变这样了,比月经来得都快!”

这举动让现场瞬间炸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