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帝京震动!(1/2)
晌午。
大乾帝京北门街头车水马龙,小贩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靠近北门的一处阁楼上。
三十多名来自各州府的读书人正齐聚一堂,举行诗会。
这样的诗会在大乾各地经常举行。
一方面是这些读书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混个脸熟。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读书人通过吟诗作画,为自己博取一个贤才的好名声。
在大乾想要步入仕途,要么靠着祖上的恩荫为官。
要么获得贤才之名,得到大人物的垂青,举荐为官。
可想要引起大人物的注意,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可并不容易。
识文断字,仅仅是入门的基础而已。
除此之外,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至少要精通一两门技艺。
大乾选拔官吏没有一个标准的章程。
可没有标准的章程反而难度更大。
运气好的人。
说不定写一首诗就得到大人物的认可,从此步入仕途,飞黄腾达。
运气不好的人。
纵使有真才实学,恐怕也会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
现在世家大族的门生故吏遍布大乾各衙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些人同气连枝,让大乾皇帝的地位都受到了威胁。
事实上形成了大乾皇族与世家大族共享权利的格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多大乾皇帝都想解决此事,可阻力太大,都无疾而终。
毕竟世家大族不仅仅垄断了各衙门的官吏,还执掌了许多军队。
一旦皇帝想要收拢权力,马上就会遭遇到激烈的反对。
为了皇位的稳固,许多大乾皇帝最终只能妥协。
可自从赵瀚登基以来,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很大地改观。
他凭借着御驾亲征,击败金帐汗国的战事,积攒了足够的威望。
战事又让世家大族控制的各路兵马损失殆尽,难以维系他们的权势了。
皇帝赵瀚趁机裁撤各路军队,扩充禁卫军的势力。
世家大族没有了军队撑腰,也就没了反抗之力。
面对皇帝赵瀚的一系列削权的举动,他们不服气,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赵瀚尝到了甜头后,更加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革新。
他现在已经逐步废除了朝廷高官和地方官员举荐贤才为官的制度。
他在吏部设立了选官司,专司负责在各个州府走访,选拔贤才。
他将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通过大力提拔平民出身的官员。
以逐步取代各衙门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
这些平民出身的官员以前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现在得到了皇帝的提拔,享受荣华富贵。
所以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
他们与军中那些平民出身的将领一样,成为大乾皇帝赵瀚稳固权力的两大重要支柱。
大乾皇帝现在需要大量与世家大族没有瓜葛的读书人进入各衙门。
在帝京的许多地方,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暗中观察筛选有才学的读书人。
一些读书人举行的诗会,则成为筛选官员的重要场所。
所以这些读书人都在尽力地卖弄自己的才学,以期获得吏部选官司官员的认可。
“哒哒!”
“哒哒!”
当三十多名读书人正在尽力地吟诗作画,展露才学的时候,大街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几名背着认旗的骑兵出现在了长街上,一路横冲直撞。
“让开,让开!”
“八百里加急军报!”
这几名骑兵在帝京的大街上狂奔,大街上的客商行人仓促避让,不少人摔滚在地。
方才还秩序井然的大街,霎时间鸡飞狗跳,货物散落一地。
“二十万叛军兵临淮州!”
“淮州沦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