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无兵可调(2/2)
况且做这些事情,不需要亲冒锋矢,没有任何的危险。
他知道。
这是父皇是有意在培养自己,这让他激动万分。
“夏爱卿!”
“朕命你为帝京守军的副帅,协助朕统领协调各军,迎战叛军。”
“末将遵旨!”
夏长武很清楚。
名义上他是副帅。
可皇上不可能亲自到一线去领兵作战,顶多是名义上的主帅而已。
这帝京的防务实际上压在了他这个副帅的身上了。
“鹏儿!”
“你和夏爱卿速速去准备御敌之事,不得有误!”
叛军来势汹汹,赵瀚也知道军情紧急。
这叛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到帝京了。
所以他进行了一番安排后。
马上就让三皇子赵鹏和威武大将军夏长武去布防准备了。
“儿臣告退。”
“末将告退。”
两人当即起身告退,去调集兵马,进行布防准备。
“皇上!”
“帝京之兵马,守城尚可,出击则力有未逮!”
“当召集天下勤王兵马,奔赴帝京驰援!”
内阁大臣李昌也清楚。
这兵部的一摊子事儿都归他管。
这要是帝京有什么闪失,他铁定人头不保。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提出召集天下勤王兵马驰援帝京,确保帝京的安危。
另一名内阁大臣萧建章叹了一口气。
“如今除了驻防边境,防备楚国与周国的军队外,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军队了”
“各州府除少量州兵外,已无兵可调遣。”
“现在各府县盗匪众多,零星的造反也有不少。”
“地方州兵应对盗匪与小股反贼尚且力不从心,遑论驰援帝京以御外敌。”
“一旦地方上的州兵抽调到帝京来,那地方上的局势怕是会更加崩坏糜烂。”
这几年大乾一直在打仗,不断征兵,不断加税征粮。
起初的时候。
大乾刚击败了金帐汗国,举国上下士气大振。
面对迎战楚国外敌,百姓都很支持。
很多地方上的豪门富户,甚至积极地捐助粮饷,为国分忧。
可是打了这么久,早就耗尽了大乾的元气。
一轮又一轮的征兵,一轮又一轮的征粮。
导致百姓从最初的支持,演变成为反对。
毕竟他们还要过日子。
战事久拖不决,不断地征粮拉夫。
百姓已经都快活不下去了。
纵使这仗打赢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许多百姓为了逃避征粮拉夫,不得不逃离家园,落草为寇。
这两年大乾境内的盗匪都多了不少,地方秩序持续恶化。
除了一些盗匪外。
那些世家大族在朝堂失势,他们自然是不甘心的。
他们暗地里还资助了不少的流民,打出了造反的旗帜。
好在大乾如今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尚可。
他们对付这些小股的造反兵马还是手到擒来的。
只是一旦地方上的州兵都被抽调到帝京勤王。
那地方上的盗匪流寇怕是就会趁势坐大,导致局势崩坏。
这是内阁大臣萧建章所担心的事情。
他忧虑按下葫芦又浮起瓢。
“皇上!”
“若召集各地兵马勤王,臣以为不妥。”
萧建章沉吟后对皇帝赵瀚说:“还请皇上下旨,将去辽州平叛的大军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