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黑夜劝降(1/2)
黑夜中,寒风如刀,无数火把将战场映照得亮如白昼。
野狼寨附近禁卫军临时营地周围,已经变成了尸山血海。
讨逆军的攻势自晌午起便如潮水般汹涌,直至深夜,仍未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一队队讨逆军将士,踏着血染的泥泞,如猛虎下山般向禁卫军营地冲去。
“嗖嗖嗖!”
“嗖嗖嗖!”
箭矢虽变得稀疏,可依然凌厉。
强劲的弩箭穿透了守卫的禁卫军,黑暗中有重物倒地的声音响起。
“杀!”
在巨大的喊杀声中,战事在营地的左侧再次爆发。
讨逆军将士浑身血污泥泞,往日那嬉笑轻松的神情早已荡然无存。
他们的眸中,闪烁着恶狼般的凶光。
他们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久,无数的袍泽阵亡。
活到现在的,大多数都袍甲染血,看起来格外狼狈。
不少讨逆军的将士身上还带着伤。
可经过了残酷的短兵相接后,鲜血和死亡让他们意识到,胜利从来都不容易。
以前他们那些胜利很多都带着侥幸的成分。
现如今,他们遭遇了禁卫军这般历经无数战事淬炼的精锐之师。
许多习惯打顺风仗的讨逆军的将士也在迅速调整心态和适应战场。
面对惨重的伤亡,诸多讨逆军将士起初尚有些难以接受。
很多人甚至信心动摇,觉得禁卫军如此骁勇,他们冲上去就是送死。
可经过了讨逆军各级将领的鼓动。
受挫的讨逆军将士已经重新振作起来,越战越勇。
面对配合得愈发娴熟,攻势愈发凌厉的讨逆军将士。
禁卫军副都督胡坚也感到无比的诧异。
以前他们与楚国军队打仗的时候。
一旦重创某一支楚国军队,对方伤亡到一定程度,元气大伤,会丧失战力。
在他看来,这些叛军也差不多。
伤亡那么大,早就应该败退了。
纵使不败退,这些叛军也应该士气低落,闹内讧,不愿再战才对。
可事实却相反。
这些叛军在遭遇进攻失利后,调整得非常之快。
现在重整旗鼓的这些叛军比一开始打得更加凶猛。
当禁卫军再一次将讨逆军的进攻击退,战场上已经尸积如山。
“呼!”
“呼!”
浑身浴血的禁卫军军士看到讨逆军撤退。
他们没有欢呼雀跃。
他们再也支撑不住,一个个宛如烂泥一般,瘫坐在地上。
许多禁卫军军士感觉浑身都软绵无力,刀子都快握不住了。
他们躺在冰凉的尸堆里,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们一个个眼神空洞,双目无神。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庄稼人出身。
朝廷强行征兵,他们背井离乡,踏上了征战的路途。
此刻,他们眼睁睁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倒下,而自己也仿佛被死神紧紧扼住了咽喉,命悬一线。
这些躺在尸堆里又冷又饿又累的禁卫军将士有些迷茫了。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和叛军拼一个你死我活。
他们打赢了又怎么样?
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军饷了,赏赐也都一拖再拖。
许多伤痕累累的禁卫军,此刻的情绪,如同坠入了无底的冰窖。
“老子不想打了!”
“再这么打下去,非得死在这里不可。”
“我要是死了,我娘可怎么办呀。”
在尸堆之中,一位禁卫军军士大口喘着粗气。
他赌气一般扔掉了手中的刀子,脸上写满了沮丧与绝望。
“我也不想打了。”
“我的大儿子七岁,小儿子才五岁。”
“我死了,谁养活他们呀。”
“我想我儿子了。”
“我想回家。”
“……”
有禁卫军的军士想到自己年幼的儿子,想到自己可能战死在这里。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便哽咽了,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这些该死的叛军。”
“他们都该死。”
“正是因为他们作乱,我们才有家不能回!”
“我们村子里的弟兄,全都死光了。”
“昨天他们还好好的,现在都死了,死了。”
“他们死得惨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