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记忆拼图(中)(2/2)
“表面看没什么。但是,”
赵建国目光锐利,王桂芬在接受笔录时,无意间提到了一个细节。
她说在那声巨响发生前的短短几秒钟,她似乎听到了身后传来一阵“很轻的金属摩擦声”。
这声音非常轻微,以至于她最初以为是有老鼠在柜子里活动,或者是有人不小心碰到了柜门。因此,她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个声音。
然而,当警方进一步询问时,王桂芬回忆起这个声音的位置,根据她的描述,这个声音恰好就来自出事的那排柜子附近。
这一发现让警方感到十分蹊跷,因为这意味着在事故发生前,可能有一些异常的情况发生在那排柜子周围。
更为关键的是,张淑芬自己的证词却与王桂芬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张淑芬的证词中,对于事故发生前几秒钟她正在做什么以及具体站在哪里,她的描述显得异常模糊和笼统。她只是反复强调自己是在听到巨响后才回过身来,然后看到了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整个人都被吓得呆住了。
李国栋的脑子飞速运转,母亲出事前几秒,张淑芬就在旁边,听到了异常的金属摩擦声(很可能是拧螺丝的声音?),而她对自己的位置和行为语焉不详…
一股冰冷的战栗爬上他的脊背。
“第三个疑点,是动机。”
赵建国放下文件,直视李国栋,这或许有些敏感,但结合后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我认为这个话题是无法回避的。
在重新走访当年那家纺织厂的一些早已退休的老职工时,有一个人在交谈中似乎若有所思地提到了一件事情:
在那场可怕的事故发生前大约一两个月的时候,厂里曾经举办过一次“厂花”评选活动。
而在这次评选中,有两位女性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她们分别是你的母亲张秀和张淑芬。这两位女士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在当时的纺织厂里也是备受瞩目的存在。可以说,她们是那个时期厂里公认的最漂亮的两个人,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对手。
“厂花…评选?”
李国栋愕然,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些。
“嗯。”
赵建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据我所知,当时的评选过程确实引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张秀同志一向以性格温和、人缘好而着称,而张淑芬呢,据说她比较要强,对得失看得很重。”
赵建国继续说道:
“有一些老工人回忆说,当评选结果公布出来,张秀当选之后,张淑芬有好几天情绪都非常低落,甚至还请了病假。而且,还有人私下里议论纷纷,说张淑芬觉得是张秀‘抢’走了她的风头。毕竟,张秀的丈夫,也就是你的父亲,当时在厂里担任着一个小职位,可能在评选过程中帮了一些忙。”
赵建国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些传闻感到无奈,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捕风捉影的闲话而已,根本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但是,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啊!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怨恨和不满,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不会成为某种……诱因呢?”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担忧。
李国栋眼前闪过张淑芬日记里那些充满嫉妒和占有欲的字句——
“阿秀的东西我都要”、“要让他永远属于我”…如果这种病态的执念,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针对自己的母亲…他不敢想下去,胃里一阵翻江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