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朝会弹劾(1/2)
转天朝会,乾清宫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殿中骤然紧绷的气氛。山西巡抚苏克济身着绯色官袍,手持奏折,跪伏在金砖地上,声音洪亮却带着刻意的悲愤:“启禀皇上!太原巡抚赵凤诏任职半载,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强征‘冬围税’‘修城捐’苛剥百姓,勒索盐商、商户银钱,累计侵吞赋税、受贿达三十余万两!臣已拘押涉案衙役、商户佐证,搜出账册、银锭等实证,恭请皇上圣裁!”
“三十万两?”康熙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目光扫过殿下文武,语气里满是震怒,“赵申乔!你在户部清廉自守三十年,朕视你为股肱,你竟教出如此蛀虫!父为清官,子为贪官,简直是朝堂之耻,天下之笑!”
赵申乔早已面如死灰,“扑通”一声跪伏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声音颤抖:“皇上,臣教子无方,致使逆子犯下滔天大罪,臣愿辞去户部尚书之职,求皇上从严查办赵凤诏,以正国法,以慰山西百姓!”
殿内鸦雀无声,百官皆垂首屏息,唯有苏克济仍跪立着,双手高举奏折与封袋:“臣所呈证据,皆系山西按察使司、布政使司联合核查,涉案者供词画押,账册与银锭可当庭查验,绝无半分虚言!”
康熙并未立刻下旨,反而沉声道:“苏克济,你去年十月方任山西巡抚,到任不足四月,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查清赵凤诏积年贪腐?涉案衙役、商户可有翻供?账册是否经户部核对?”
这一连串追问,让苏克济心头一紧,却仍镇定答道:“回皇上,赵凤诏贪腐早已激起民怨,臣到任后,便有百姓拦轿鸣冤。臣暗中命按察使司核查赋税账簿,发现太原府近半年赋税缺失十余万两;又传讯被赵凤诏勒索的盐商李掌柜、商户王老板,二人惧其权势不敢声张,见臣主持公道,方愿吐露实情,并交出赵凤诏手下索要钱财的字据。账册已由山西布政使司封存,可即刻送往户部比对,绝无伪造之嫌。”
康熙目光转向户部侍郎:“户部可有收到山西布政使司抄送的赋税账册?与苏克济所言是否相符?”
户部侍郎连忙出列:“回皇上,上月末山西布政使司确有账册送至,臣等核查发现,太原府去年腊月、今年正月赋税确有短缺,合计约十三万两,当时以为是雪灾延误,未敢贸然奏报。今听苏巡抚所言,才知是赵凤诏截留侵吞。”
“传涉案人证进京。”康熙语气稍缓,却仍带着威严,“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即刻派人前往山西,押解赵凤诏回京,封存巡抚衙门账目、银库,凡牵涉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律停职待查!”
“臣遵旨!”三司官员齐声应下。
站在前列的胤禛,垂在身侧的手早已攥得发白,指尖几乎嵌进掌心。他脑中第一反应便是高福——定是这奴才背叛了自己,不仅放走春桃母女,还将证据递到了苏克济手中,甚至绕过十三弟捅到御前!可转念一想,又觉不对:高福不过是府中下人,怎会有门路联系山西巡抚?更何况苏克济是胤禩去年举荐的官员,这时机也太过凑巧。
他悄悄抬眼,看向斜前方的胤禩。只见胤禩身着月白蟒袍,垂着眼帘,嘴角却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对苏克济的弹劾早已知晓。胤禛心头一沉:是了,胤禩定是早就知道赵凤诏贪腐,故意让苏克济隐忍不发,等着今日在朝堂上发难——既扳倒赵申乔,断了自己在户部的助力,又能让自己落个“包庇贪官”的嫌疑,失了父皇信任。
朝会散后,胤禛快步追上胤禩,在宫门外的汉白玉廊下拦住他,语气带着压抑的怒气:“八弟,苏克济弹劾赵凤诏,是你的安排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