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陷入党争(2/2)
他心里暗自琢磨着:“这个靳辅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虽然说是想要给整治河道筹集一些经费,但实际上却要从普通老百姓那里去收取租金,这不就是变相加税增加百姓们的生活压力吗?”
于是乎,在接下来召开朝廷会议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康熙帝便把自己心中存在的这些疑问都一一提了出来,表示对于靳辅的这个提议暂时不能给予批复同意。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十月,时任河道总督的靳辅接连向朝廷呈上了三份奏章,详细阐述了疏浚下游河道、协助修筑高家堰以及修缮黄河两岸堤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他所提出的这些建议,却与康熙帝本人,以及当时朝中大多数大臣们的预期越来越背道而驰。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平静的朝堂之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两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正默默地展开对峙,并逐渐显露出各自的立场。
其中一方是以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为首的权贵集团,他们手握重权,威震天下;另一方则代表着其他众多官员的利益诉求。
明珠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广结朋党,与户部尚书佛伦、刑部尚书董讷、工部尚书熊一潇等人关系匪浅,共同组成了一个被世人称为的庞大政治团体。
对于靳辅治理河流的才能,明珠其实心知肚明,如果靳辅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那么无疑也将成为自己执政生涯中的一大功绩。
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明珠似乎对靳辅的治水方案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实际上,真正促使明珠坚定地站在靳辅一边的幕后推手并非仅仅如此简单。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官员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巨额财富。
而以明珠为首、余国柱作为得力干将的明党集团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块肥肉。
所以说,他们之所以全力支持靳辅实施他的河工计划,归根结底还是看中了其中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
毕竟,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政绩虚名来,真金白银显然更具吸引力得多啊!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另一股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这一方是以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为首,麾下笼络着众多汉官清流,其中包括礼部侍郎徐乾学、通政使参议成其范、给事中王又旦以及御史钱珏等人。他们自成一派,被世人称为。
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政治争斗由来已久,双方可谓针锋相对。
如今看到康熙帝对靳辅心生疑虑,索额图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打算趁此机会好好打击一下明珠及其朋党。
而此时的于成龙恰好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