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合时宜。(2/2)
孙思邈也从李二处听闻过那些医理,对李沐心驰神往。
此刻相见,皆惊叹不已。
李沐满心欢喜,见孙思邈白发如雪却面色红润,不禁暗赞果然名不虚传。
孙思邈却难掩惊色,望着李沐年轻的面容连连感叹:
“没想到李神医这般年少,实在出人意料!”
“莫非真是天授奇才?”
“李神医,你那妇科儿科的理论从何而来?快与老朽细说!”
说着便紧握住李沐的手,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他原以为能创出如此精妙医理之人必是行医多年的老者,未料竟是个少年郎。
这般天纵之资,若非天赐,又能作何解释?
面对这位杏林泰斗,李沐丝毫不敢怠慢。
“孙道长过誉了,晚辈不过略知皮毛,空谈而已。”
“论及真才实学,还得看您。”
“请随我去书房详谈——”
李二自然不会甘心被李沐和孙思邈撇下,独自交流。他快步跟上,一同进了李沐的书房。
这书房与其说是藏书之地,倒不如说是李沐在大唐科学院的公务之所。架上书籍不多,却摆满了各类规划手稿。
李沐从其中抽出一册先前拟定的医道纲要,递给孙思邈。
“孙道长请看。”
“我所研医术,并非依托阴阳五行之说,而是以人体为根基。”
“我将病症分为外伤、内损、筋骨、妇婴、小儿、神志等不同门类。”
“医者可专精其一,譬如妇婴之症或小儿之疾,若能深耕,便可成此道圣手。”
李沐将后世医馆分科之法细细道来。此法历经千百年验证,远比当世郎中全凭经验诊治更为明晰。
孙思邈乍听之下略感诧异,但稍加思索,便觉此法精妙。
“妙哉!”
“小郎君此法,将病症分门别类,条理清晰,令人豁然开朗!”
“老朽从前诊治,只针对病患疼痛之处把脉施针,从未想过如此划分。”
“此法若用于大型医馆,必能事半功倍!”
孙思邈不愧为当世神医,一眼看穿分科诊治的优势。他虽能独力应对诸般杂症,但天下如他这般的医者寥寥无几。多数郎中仅通晓一两种病症的治法,遇疑难杂症便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
命数好的,得遇对症良方;运道差的,便是药石无灵。
而李沐提出的分科之法,令医者各展所长,合力诊治,疗效自然远超单枪匹马的郎中。
孙思邈心中敬佩,不敢因李沐年少而有半分轻视。
“小郎君,此等妙法,究竟如何得来?”
“实在令人叹服!”
李沐淡然一笑,继续说道:
“孙道长,分科协作,集众所长,方能攻克疑难。”
“而欲细分各科,首重了解人体构造。”
“要通晓人体奥秘,唯有一途——解剖。”
他说着翻到一页彩绘插画。
孙思邈尚未看清,一旁的李二已按捺不住,凑近观瞧。
只一眼,他便面色骤变。
“这……这是何物?!”
李二面色微白,心中惊骇,显然被画中景象所慑。
但他毕竟是铁血,沙场见过尸山血海,很快稳住心神,再度凝神细看。
画中,一颗心脏经脉分明,五脏六腑色泽鲜活,骨骼经络纤毫毕现。
从曲折盘绕的脑部,到细如发丝的趾骨,无一不栩栩如生。
这般精细的解剖图,在当世之人看来,无疑震撼至极。
李二从未如此清晰地观察过人体构造,此刻他震惊不已,也情有可原。
很快,最初的恐惧消散,李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口中不断发出惊叹。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没想到人的身体竟是这般构造!”
“这幅图画上的骨骼内脏,分毫毕现,简直精妙绝伦!”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人体竟如此奇妙精巧!”
震惊过后,李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仔细端详李沐绘制的人体解剖图。
他甚至伸出手,轻轻抚摩图上那颗红蓝交织的心脏,指尖沿着血管的走向勾勒——
“啵!”
李二手指轻轻点向心脏,仿佛长枪刺穿敌心,眼中闪过一抹锐利寒光。
李沐见李二如此举动,无奈摇头。
“老李,你该不会把这解剖图当成敌人了吧?”
“你刚才……”
---
李二看着人体解剖图,想的却是如何更高效地,倒也符合他一贯作风。
可眼下是什么场合?
李沐正与神医孙思邈探讨医理,李二却琢磨这些,实在不合时宜。
“啪!”
李沐挥手拍开李二的手,不耐烦地驱赶道:
“去去去!一边去!”
“我和孙道长在讨论医馆分科之事,你别在这儿添乱!”
“老李,你要是真喜欢这图,我让人给你临摹一幅大的,挂你床头,让你夜夜看个够!”
李二气得胡须直翘,心头憋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