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搬新家(2/2)
全国琵琶制琴大师级别的老师傅减少接单,再加上老木材逐年减少,夫妻俩担心孩子往后没有琴可以用,专门托郑老师介绍大师给孩子提前准备三把成人琴。
她轻轻拨动琴弦,抬头,开心地说:“声音是不是比儿童琴好听?”
当初的儿童琴是师父拜托老友定制,声音要比现在用的儿童琴要好,但比起成人琴还是差了点。
怀民连连点头,说道:“以前读《琵琶行》读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不理解,今天听到琴声终于理解了。”
“想听《天涯歌女》吗?给你边弹边唱。”钱绾眨了眨眼睛,俏皮地说,“今天不收钱。”
“荣幸之至。”
原本想抱儿童琴的钱绾,费力抱起来成人琴。
再次响起音乐,家人们摇摇头,小老幺弹琴唱曲的瘾犯了,如果今天不是搬家,小老幺现在应该在评弹馆。
今天他们注定要去帮着她收拾房间。
不过,听着美好的音乐收拾行李,帮忙收拾房间值得。
透过打开的窗户,歌声飘向大街小巷。
父母和哥姐收拾好各自房间,来到她的房门口,听着她一首接着一首演唱弹奏。
兴许是大家眼神太过灼热,怀民回头五个人站在门口,瞬间他整个人红温。
刚刚说好给绾绾整理房间,结果上来这么久,一点事情都没干,真惭愧。
唱完《莺莺拜月》,钱绾把手中的琴放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嘟囔道:“不行啦,不行啦,琴太大手酸肩膀酸。”
“谁让你逞能的。”杨双走进屋说道,“你们老师可是说了,你现在不适合拿成人琴练习。”
钱绾嘿嘿一笑,讨好地说:“这不是手痒痒嘛。”
在一家人帮助下,钱绾房间里的纸箱,按照顺序标记搬进不同书房以及衣帽间。
衣帽间占了六个大纸箱,书房有两个大纸箱,杨双、钱桥带着其他三个孩子在衣帽间帮忙。
钱敬半蹲着模拟小老幺身高取衣服,钱桥和钱誉调整衣帽间的横架,衣服挂在衣架上密密麻麻排放整齐,上方空着不少位置。
无论是衣服还是书籍都是目前她自己能取到的位置,其他高处位置现在空着,等她一年年长大,慢慢往里面填充。
练习用的儿童琵琶立在A字架上,附近地板上放着一块棉坐垫。
至于成人琴放在二楼储藏室,储藏室有钱桥和钱敬设计的恒湿柜。
木材制的琴即怕干燥又怕湿润,太湿润声音紧,太干燥琴容易裂,两人特意在新家中设计了恒湿柜。
钱绾和怀民在小书房,慢慢吞吞将纸箱中的书籍摆放上书架。
一墙之隔,钱温看着妹妹的衣帽间,感叹:“啧啧,小老幺的衣服太多了,我们三个人衣帽间,没她一个人多,钱全花在这上面了。”
衣服多,首饰更多。
其实父母每年花在买衣服上的钱四个孩子差不多,小老幺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置办首饰和衣服。
全靠她逐年增加的演出费以及零花钱,钱全花在衣服和首饰上,还有一部分外债没有还清。
杨双看了眼三个大孩子,三个人有各自来钱渠道,手上存款不少,回回小老幺想买什么缺钱,撒撒娇,他们三个人直接掏钱,嘴上说嫌弃小老幺顽皮,实际上比谁都大方。
她看向三人,严肃地说:“以后你们不准借钱给小老幺。”
三个人不约而同摸摸自己的鼻子,小老幺撒娇谁能顶得住?
再说都不是什么大钱,他们目前还能负担起。
杨双透过三个孩子表情,看穿三人内心想法:“你们现在能负担起,往后呢?”
三岁看老,小老幺三岁能拿着零花钱给自己买“金首饰”,不好好引导,真担心往后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