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颍川策对,风云际会(2/2)
次日,计划如期进行。周闯率八百精锐悄然离寨。李凌与王陵则坐镇寨中,等待消息。整个过程有惊无险。周闯所部成功佯攻黑风渡,赵贲果然派出一千五百步骑前往增援。待援军走远,王陵亲率一千二百最精锐的士卒,由李凌作为军师参谋同行,沿隐秘小径急行军,于子夜时分突然出现在石门堡下!
战斗毫无悬念。留守的三百赵贲军措手不及,面对如狼似虎、装备虽差却士气高昂的王陵精锐,加之李凌精准指挥弓弩手压制城头,周闯率先登城,不到半个时辰,堡垒便被攻破!缴获粮草数百石、制式兵器铠甲上千件、箭矢无数!王陵下令将带不走的剩余物资尽数焚毁,浓烟滚滚,火光映天,而后迅速撤离。
待赵贲援军气喘吁吁地赶回时,只看到一片废墟和焦臭的粮食。此战,王陵部以极小代价,获大利,军心大振!而赵贲则损失惨重,颜面尽失,对嵩山方向的警惕和恐惧更深。
经此一役,王陵对李凌已是言听计从,视为左膀右臂,合作再无隔阂。大批通过丰沛商社渠道运来的粮食、盐铁、甚至还有部分打造好的箭镞(其中便有李凌提供的三棱箭镞打造技巧,由商社工匠秘密打造),也开始陆续送入山中,王陵部实力肉眼可见地增强。
李凌趁机提出更详细的计划:一面继续以小股部队骚扰赵贲粮道、哨卡,疲敝其军;一面利用商社和山寨本身渠道,加强对阳翟城内军心民情的渗透,重点针对那位城西校尉(李凌通过“洞察”技能,结合各方信息,初步判断此人确有拉拢可能);同时,将山中其他几股小规模势力或剿或抚,逐步整合。
一张针对颍川、针对赵贲的大网,在李凌的谋划和王陵的执行下,悄然张开。
然而,就在李凌以为一切顺利,可安心等待刘邦大军南下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他的步骤。
一名来自阳翟丰昌号的密使,冒着风雪送来张良的紧急密信:
“项籍闻荥阳之事,已遣其将项冠、范增(疑为误传,或为其他谋士)率精兵两万,号称十万,北上援赵贲,不日将至颍川!汉王大军暂被章邯拖住,难以分身。事急!或速说王陵全力牵制,或见机撤回,切切!”
项羽的援军要来!而且兵力雄厚!一旦让其与赵贲合兵,莫说王陵,就连整个颍川局势都将彻底逆转!
李凌看完密信,脸色凝重,立刻求见王陵。
王陵得知消息,亦是骇然失色,帐内刚刚高涨的气氛瞬间凝固。
“两万楚军精锐?!这……这如何抵挡?”就连一向悍勇的周闯也变了脸色。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凌身上。
此刻,他这位汉王使者、刚刚赢得信任的“军师”,必须拿出应对这危局的对策。
是战?是退?还是……另有奇谋?
李凌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之上,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110点的智力,配合新解锁的“洞察”技能,以及来自后世的模糊历史知识碎片,疯狂地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项羽援军……项冠……范增……阳翟……赵贲……王陵……刘邦大军……
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手指猛地点向地图上另一个方向——阳翟东南,通往楚地的一条必经之路:轩辕关**!
“陵公!”李凌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危机亦是机遇!项羽援军将至,赵贲必松懈,以为可高枕无忧!我等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如何反其道而行之?”王陵急问。
“与其等待楚军来攻,不如……抢先一步,拿下阳翟!”李凌语出惊人!
“什么?!”帐内一片惊呼!以王陵目前兵力,强攻阳翟,无异于以卵击石!
“非是强攻!”李凌快速道,“楚军将至未至,赵贲心神松懈,城内人心浮动,此其一!我军新胜,士气正旺,且得汉王资助,实力增强,此其二!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的手指重重敲在轩辕关上,“我等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持汉王与军师信物,星夜兼程,前往轩辕关,诈称赵贲使者,言颍川危急,求楚军速速通过关隘,疾驰来援!同时,散播谣言,称赵贲已暗通汉王,欲诱楚军入关而歼之!”
“反间计?!”那孙先生失声叫道,眼中满是震惊与钦佩!
“正是!”李凌眼神雪亮,“楚军先锋骤闻此讯,必心生疑虑,进军速度定然迟缓,甚至可能停滞不前,派人查验!如此,便为我等争取了至少三五日时间!趁此良机,陵公可尽起精锐,联络城内可能反正之力,里应外合,猛攻阳翟!赵贲措手不及,外援迟疑不至,城内人心惶惶,必破!”
一整套大胆、狠辣、却又环环相扣的计划,被李凌在极短时间内和盘托出!帐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计划的疯狂与精妙惊呆了!
王陵死死盯着地图,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挣扎与冒险的光芒。良久,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乱跳:“娘的!赌了!就依李军侯之计!周闯,整军!孙先生,立刻草拟文书,用赵贲的印信格式(他们缴获过)!李军侯,这出使轩辕关、行反间之计的重任……”
李凌微微一笑,坦然迎上王陵的目光:“自是交由在下。无人比在下更知此计关窍。”
风险极大!一旦被识破,必死无疑!但唯有他,持有张良信物,熟知全盘计划,且拥有超常的应变能力和……那高达110点的幸运!
“好!”王陵重重一拳捶在李凌胸口(感受到那磐石般的体质,又是一惊),“我等你消息!若事成,阳翟城下,我与你共饮庆功酒!”
风雪夜,李凌再次化身孤胆使者,带着几名王陵精心挑选的精干护卫和那份足以搅动风云的假文书,悄然离开黑松寨,向着东南方向险峻的轩辕关,疾驰而去。
更大的风暴,即将因他这只看似微小的蝴蝶振翅,而提前降临颍川大地。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祖凌公说王陵于嵩山,非徒以口舌,更以实策。献‘石门堡之策’,助陵公破赵贲偏师,获粮械无算,军势大振。复设‘轩辕关之谋’,行反间妙计,滞项羽援军于险隘,创里应外合之机。公之智谋,始惊于世。时公年未弱冠,已显经天纬地之才。”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注疏):“汉王三年冬,使谒者随何说九江王英布,又遣密使阴结颍川豪杰王陵。陵因袭阳翟,赵贲败走。会楚将项冠援至,陵依险拒之。”(按:正史简化过程,凸显结果)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于颍川山中,夜观星象,知楚军将至。乃设谋定策,遣使轩辕关,以神通幻化文书,惑楚将心智,使其逡巡不前。又引天兵(王陵部)夜袭阳翟,火光冲天,如神兵天降。此乃帝运筹帷幄,初展神机之始。”
野史·楚汉秘闻·颍川卷:“闻刘邦有少年谋士李凌,说王陵取阳翟。陵患楚援,凌乃自请使楚营,于轩辕关下,伪作赵贲使,呈伪书于项冠。凌辩才无碍,神色自若,项冠疑而不能决,顿兵三日。陵遂克阳翟。后项冠知中计,欲斩凌,凌已遁走,不知所踪。其胆略智计,传于楚汉两军。”
(第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