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宛城对峙,威压吕齮(2/2)
俘虏们早已吓破胆,在李凌的威压和暗示下,纷纷指认了一些与吕齮关系密切的郡吏和豪强,甚至隐约牵扯出吕齮本人一些暧昧不清的行为(虽无直接谋反证据,但足矣让其心惊肉跳)。
吕齮如坐针毡,面色惨白,数次想开口打断,都被李凌冰冷的目光和玄甲卫兵按刀的动作逼了回去。
审讯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李凌收集了大量口供和线索。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将卷宗一合,对吕齮道:“吕郡守,情况已然明了。郡中确有宵小与叛匪勾结,图谋不轨!此事,你看该如何处置?”
他将皮球踢回给吕齮,逼其表态。
吕齮汗如雨下,他知道这是投名状,若不拿出态度,眼前这尊杀神绝不会罢休。
“查!一查到底!”吕齮猛地站起,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凡有牵连者,无论何人,一律严惩不贷!老夫……老夫即刻下令,抓捕这些败类!”他指着口供中几个无关紧要的替罪羊。
李凌心中冷笑,知道这老狐狸还在耍滑头,但眼下不宜逼得太紧。
“好!郡守既有此决心,末将欣慰。便请郡守即刻执行!末将在此,静候佳音!”他稳坐不动,要亲眼看着吕齮动手。
吕齮无奈,只得硬着头皮,下达抓捕命令。郡兵出动,城内一阵鸡飞狗跳,几名倒霉的官吏和豪强被投入大牢。
至此,吕齮的威信被严重打击,而李凌的强势姿态深入人心。
处理完“内奸”,李凌又道:“南阳新定,民心未附。本都尉既奉王命而来,当宣汉王仁德,抚慰地方。明日,我将于城南校场,召集军民,宣讲汉王律令,发放部分缴获粮帛,以安民心。届时,还请吕郡守及郡中百官、士绅,一同到场,以显上下一心!”
他要公开露面,收买人心,进一步挤压吕齮的空间!
吕齮哪敢不从,只得连连应允。
是夜,李凌并未住在郡守府安排的馆驿,而是直接驻节于郡兵大营旁的一处宅院,百名亲卫严密布防。吕齮派人送来酒食犒军,李凌照单全收,却加倍赏赐给手下将士,示恩于卒。
夜深人静,书房内。李凌与陈平对坐。
“都尉今日手段,雷霆万钧,又张弛有度,佩服。”陈平微笑道。
“先生谬赞。皆赖先生从旁指点。”李凌道,“吕齮虽暂时屈服,然其根基未动,恐仍有反复。先生以为,下一步该如何?”
陈平沉吟道:“吕齮惧都尉兵威,然更惧项羽报复。若楚军来攻,其必首鼠两端。当务之急,乃速肃清郡内楚谍,断其外援之念。那份名单……”他意指从博望坡缴获的名单。
李凌点头:“我已令赵老四、栓子暗中排查名单上可疑人员。然‘赤蛇’潜藏最深,恐难寻觅。”
“‘赤蛇’……”陈平目光深邃,“能得范增如此代号,必非寻常。其或不在市井,而在……庙堂之上。”
李凌心中一震:“先生是说……”
陈平笑而不语,指尖蘸水,在案上写了一个“吕”字,随即抹去。
李凌眼神骤然锐利!吕齮?!
“暂无实证,不可妄动。”陈平低声道,“然都尉可借此势,进一步削其羽翼,安插人手,掌控郡兵粮秣。待曹将军大军至,或汉王有旨,再行决断。”
李凌深以为然。政治斗争,需步步为营。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夜枭啼叫。
李凌与陈平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李凌起身,推开后窗。一道黑影如同落叶般悄无声息地飘入,正是那名神秘剑客(属性敏捷??,力量??,智力??)。
他依旧蒙面,只露出一双清冷的眼睛,递上一枚细小的竹管,低声道:“‘赤蛇’有异动,欲趁明日校场集会,煽动民变,刺杀吕齮,嫁祸于你,制造混乱。”声音沙哑,辨不清年纪。
李凌心中巨震!刺杀吕齮?嫁祸自己?好毒的计策!
“消息可靠?”他沉声问。
“信不信由你。”神秘人语气淡漠,身形一晃,已穿窗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李凌握着竹管,面色阴沉如水。明日校场,看来不止是宣抚,更是一场鸿门宴!
“先生如何看待?”他看向陈平。
陈平捻须沉吟:“宁可信其有。若‘赤蛇’真在吕齮近侧,此计甚毒。都尉需早作布置,将计就计。”
李凌眼中寒光一闪:“正合我意!他要乱,我便给他一个大乱!正好借此机会,将这群魑魅魍魉,一网打尽!”
他立刻低声与陈平密议起来,一道道针对性的指令悄然发出。
宛城之夜,暗流汹涌。明日校场,必将风起云涌!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春,祖凌公携博望坡大胜之威,兵临宛城。时郡守吕齮阴怀异志,闭门不纳。公乃陈兵城下,以势相迫,以理相责,终使齮开门迎谒。公入城,直入郡府,主持会审,穷究通敌之弊,齮震怖失色,权柄暗移。又定计明日校场,宣恩军民,实欲引蛇出洞。公之威仪智略,初镇南阳。”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汉王使骑都尉凌定南阳,凌至宛,南阳守齮降。”(按:正史极度简化)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至宛城,显圣威,吕齮望帝气而慑服,开城迎谒。帝于郡府,执律法,辨忠奸,宵小束手。又感妖邪‘赤蛇’将作乱于校场,乃布天罗地网,待其自投。”
野史·楚汉逸闻·宛城篇:“闻李凌至宛,吕齮惧其兵威,欲拒之。凌单骑至城下,叱咤之,声若雷霆,城门自开。又传凌于郡府夜审,有鬼卒助之,罪犯皆吐实情,吕齮几骇死。多神怪之说,然其威能可见一斑。”
(第二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