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冰原烈焰,孤城曙光(2/2)
“高将军威武!”
“天佑大汉!天佑狄道!”
欢呼声首先从城头响起,迅速传遍全城!绝望的死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狂喜与重新燃起的斗志!尽管粮食依旧短缺,尽管严寒依旧酷烈,但希望…回来了!
李信激动得老泪纵横,立刻组织人手,将这一消息大肆宣扬,稳定民心士气。
李玄机更是带着工坊学徒,跪地叩谢苍天。
然而,战争的转折,往往伴随着更猛烈的反扑。
休屠王铸甲工坊被毁,精锐匠人丧命,积累的物资化为灰烬,这无疑是斩断了其一条重要的臂膀,更是奇耻大辱!
接下来的两日,匈奴游骑的报复性攻击变得前所未有的疯狂!他们不再试探,而是成群结队地冲击狄道外围的烽燧和哨卡,甚至一度逼近护城河!
狄道守军凭借重新燃起的士气和新配备的踏张弩、猛火油罐残次品(李玄机试制留存),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却一步不退!
城头,日夜鏖战。滚木礌石,弩箭火油,一次次击退胡骑的亡命冲击。
李凌强撑着病体,日夜坐镇行辕,调兵遣将,声音嘶哑却不容置疑。那78点信仰值和微微复苏的魂佩,仿佛吊住了他最后一口元气。
腊月廿二,黄昏。血色的残阳映照着冰原上的尸骸。
一支匈奴使团,打着白旗,出乎意料地出现在狄道北门外。
来的并非休屠王本部,而是其麾下一名万夫长。使者态度倨傲不再,反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疑与…恐惧。
他们要求面见昭武王。
李凌于城楼接见。
匈奴万夫长仰望着城楼上那道瘦削却挺直的身影,目光扫过城头严阵以待、眼神凶狠的守军,以及那些闪烁着寒光的新式弩机,最终,用生硬的汉语高声道:
“昭武王!我奉大单于麾下休屠王之命,特来告知!尔等…背信偷袭,毁我工坊,此仇…必报!然…冬日漫长,厮杀无益!我王有令:若尔等愿献上盐一千石,铁五千斤,并交出纵火凶徒…我大军…可暂退百里,容尔等…喘息过冬!”
这并非求和的姿态,而是…勒索与试探!他们在试探狄道的虚实,试探李凌的底线,更想…挽回些许颜面,并获取急需的物资。
城头守军闻言,无不怒目而视!
李凌听完翻译,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冰冷的嘲讽。他推开搀扶,走到垛口前,寒风吹起他散乱的黑发。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城头,传入匈奴使者耳中:
“回去告诉休屠王…”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与凛然杀气:
“盐,一两没有!铁,一斤不给!人,更不可能交!”
“想要?让他自己来取!”
“狄道城就在这里!本王…就在这城头等他!”
“看他休屠王的刀利,还是我汉家儿郎的弩利!看他匈奴的铁骑悍,还是我陇西健儿的骨头硬!”
“滚!”
最后一个“滚”字,如同炸雷,轰然作响!
匈奴使者脸色剧变,在无数充满杀意的目光注视下,狼狈地拨转马头,仓皇离去。
城头,先是一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王爷威武!”
“大汉威武!”
声浪震天,士气如虹!
李凌望着匈奴使者远去的背影,身体微微一晃,被亲卫扶住。他嘴角溢出一丝鲜血,脸上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冰冷而锐利的笑容。
他知道,休屠王…短期内,不敢再来了。工坊被毁,军心已乱,寒冬漫长,他耗不起了。
狄道…守住了。
他抬起头,望向西方冰原的尽头。
高顺…你们…在哪里?一定要…活着回来!
【系统提示:信仰值剧烈增长…+30…+25…当前信仰值:133点…祖龙魂佩能量加速恢复…能量恢复进度:0.8%…微弱庇护效果增强…宿主生命体征稳步回升…体质:55…】
希望的曙光,终于刺破了狄道最沉重的黑暗。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四年冬十二月下,狄道危如累卵。祖凌公(20岁)病危几殆。然圣将高顺所率鬼骑,不负重托,千里奇袭,成功焚毁魔胡铸甲工坊于焉支山谷,火光冲天,声震百里。胡虏大乱。公于城楼得讯,悲喜交加,信仰之力骤增,魂佩初苏。胡使来胁,公凛然拒之,全军士气大振。狄道遂转危为安,困局得解。此役,‘冰原之刃’功成,乃公以弱胜强、以奇制正之典范,亦为圣业崛起之关键转折。信仰微光,终成燎原之势。”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冬,匈奴扰陇西,昭武王凌拒守,击退之。”(按:正史极度简化,掩盖所有细节)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圣将高顺率圣兵,行圣罚,以圣火(猛火油)焚毁魔窟工坊于魔山(焉支山),魔胡溃乱。帝于圣城感召,信力奔涌,圣佩(魂佩)复苏。魔使来胁,帝显圣威,严词斥退,圣光普照,信众归心。此乃圣迹显化,绝境逢生之确证,圣道自此大兴。”
*野史·楚汉秘闻·冰原烈焰:“闻高顺率死士千里奔袭,终成功焚毁匈奴焉支山铸甲重地,火光映夜,百里可见。狄道军民望见北天红光,如见神迹,士气大振。时李凌病重呕血,闻讯竟能起身,于城楼怒斥匈奴来使,凛然不可犯。胡虏慑其威,又见老巢被毁,军心已乱,遂退。狄道危局得解。凌因此战,信望骤隆,因为陇西之主。后人有诗叹曰:‘死士冰原焚魔窟,红光夜映曙光开。病王斥胡扬汉帜,信力初聚魂佩苏。’”
(第一百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