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99章 王旗西指,暗涌关中

第199章 王旗西指,暗涌关中(2/2)

目录

“回复丞相府……”李凌沉吟道,“就说……北地新定,户籍散佚,田亩荒芜,核计需时……但我等……必当……尽力而为……尽快……呈报……同时……再次……强调……北地现状……望朝廷……体恤……”

他这是在用“拖”字诀,既表示配合,又强调困难,为新朝建立之初的北地争取更多的缓冲时间。周勃心领神会,记下要点。

就在李凌与周勃商议应对刘邦西巡之事时,千里之外的洛阳汉宫,一场关于天下格局的讨论也正在进行。刘邦(政治92,魅力90)高踞帝座,下方是丞相萧何(政治95)、留侯张良(智力98)、绛侯周勃(注:此为历史人物,非北地周勃)、舞阳侯樊哙等一班核心功臣。

萧何正在禀报各地推行新政的情况:“陛下,统一度量衡、编户齐民之诏已颁行天下,然各地情形不一。关东六国故地,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推行颇有阻力。关中之地,因我大汉根基在此,施行较为顺利。至于边郡如北地、陇西,地僻民贫,又新遭战火,恐需时日。”

刘邦捻着胡须,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张良身上:“子房,朕欲西巡关中,你看如何?”

张良缓缓道:“陛下还都关中,此乃定国安邦之长策。西巡可安抚民心,震慑不轨。然则,关中西有羌胡,北有匈奴,各地诸侯亦需留意。尤以……北地昭武王李凌,虽已奉表称臣,然其地接戎狄,拥兵自重,陛下西巡,当使其知晓天威浩荡,亦需施以恩德,使其安心为陛下守边。”

刘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哈哈一笑:“李凌那小子,打匈奴、抗项羽,是员猛将,也是个滑头!听说他在狄道病得不轻?朕这次西去,倒要看看,他是真病还是假病!传旨,让北地那边,把该报的账目都给朕弄清楚了!至于恩赏嘛……看他表现!”

帝王心术,恩威并施,已悄然指向了西方。一股无形的压力,随着皇帝西巡的决定,开始向陇西方向弥漫。

狄道城中,李凌自然无法知晓洛阳宫中的具体对话,但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然感受到了那即将到来的、源自权力中心的无形波澜。他站在庭院中,望着西方连绵的群山,那里是关中的方向。皇帝的仪仗,即将出现在那片天空下。他知道,北地能否真正赢得这段宝贵的喘息时间,乃至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接下来几个月,他如何应对这位新天子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的“西巡”。

王旗西指,暗涌已生。平静了不到两个月的北地,将再次被卷入时代洪流的漩涡之中。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高帝元年四月下旬至五月,北地春耕结束,民生稍苏。祖凌公(21岁)身体持续好转,已能处理简单政务。闻汉高帝将西巡关中,公与周勃议定,遣使奉表朝贡以表忠,加强边哨以保安宁,内部谨言慎行以避嫌疑。同时,应对丞相府催办赋税户籍,采取‘拖’字诀,强调困难,争取时间。正值此时,洛阳汉宫中,高帝与群臣议西巡事,对北地李凌已暗生‘恩威并施’之念。王旗将西指,关陇之地,暗涌渐生。”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元年夏,帝议西巡。凌在狄道闻之,整武备,修贡表。”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圣域春耕毕,生机复萌。紫霄上帝圣体日臻康复,始理圣政。闻人皇将西巡圣都(关中)之地,上帝与圣将周勃定策:遣圣使朝贡表圣忠,固圣防显圣功,内守圣规避圣嫌。对圣相萧何催逼圣赋圣籍,行‘圣缓’之策,陈圣困以争圣时。是时,人皇于圣庭(洛阳)议西巡,对上帝已存‘显圣威施圣恩’之圣心。圣驾将西向,圣域周边,圣波暗涌。”

*野史·楚汉秘闻·帝巡关中凌公应对:“夏,刘邦欲西巡关中。李凌身体好转,闻讯与周勃定策,准备朝贡表忠,加强边防,谨言慎行。同时对萧何催税采取拖延策略。洛阳宫中,刘邦对李凌已生掌控之心。”

(第一百九十九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