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锦书暗度,良缘初定(2/2)
数日后,洛阳便有正式诏书下达,皇帝刘邦和皇后吕雉共同下旨,为昭武王李凌赐婚,聘娶萧何堂妹萧姝、韩信同母亲妹韩萱、吕雉侄女吕贞三人为侧妃。诏书中极尽褒扬,称此乃“上合天心,下慰臣望,永固宗藩之谊”的盛事。同时,另有密旨给李凌,嘉奖其“深明大义,体恤朕心”,并暗示待大婚之后,朝廷对北地的支持将更为有力。
消息传出,北地震动,继而是一片祝贺之声。军民皆以为,王爷得陛下如此看重,与朝中最有权势的几家联姻,北地的未来必将更加稳固。郡守府内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婚事,虽因北地凋敝,一切从简,但必要的礼仪和准备仍需周全。
五月下旬,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三支分别来自不同方向、代表着萧氏、韩氏(由韩信部属护送)、吕氏家族的送亲队伍,陆续抵达了狄道。没有过于喧闹的锣鼓,但喜庆的气氛依然弥漫全城。
深夜,郡守府张灯结彩,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仪式。李凌身着吉服,依次与蒙着盖头的萧姝、韩萱、吕贞行了合卺之礼。三位新娘被分别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院落中。
洞房花烛夜,李凌首先来到了萧姝的房间。揭开盖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清秀温婉的脸庞,眼神中带着几分羞涩与不安。李凌温和地与她交谈,询问其家中情况,言语间尽是安抚与尊重。萧姝见王爷如此和气,渐渐放松下来。
随后,李凌又依次去了韩萱和吕贞的房间。韩萱眉宇间带着几分将门女子的英气,性格较为爽利;吕贞则更显端庄稳重,举止有度,显然受过严格的家教。李凌皆以礼相待,并未因政治联姻而有所轻慢,反而刻意营造出一种温和的氛围,让三位初来乍到的女子,在陌生的边城之地,感受到一丝安心。
当李凌最后回到刘玥的正院时,已是深夜。刘玥仍未入睡,在灯下等候。
“都安顿好了?”刘玥轻声问。
“嗯。”李凌握住她的手,“皆是身不由己之人。日后府中之事,还需玥儿你多费心,莫要委屈了她们。”
刘玥点点头:“王爷放心,妾身明白。”
李凌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并无太多新婚的喜悦,反而充满了对未来的思量。纳妾之举,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暂时化解了眼前的信任危机,也将北地的命运更紧密地与千里之外的洛阳朝堂捆绑在了一起。潜龙在渊,虽得喘息,却也被系上了无形的丝线。未来的路,是借此风云化龙,还是被这丝线牵绊束缚,犹未可知。第一卷的故事,就在这喜庆与深思交织的夜色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高帝元年五月中旬,丞相萧何受陛下与皇后吕雉之意,遣密使致书祖凌公(21岁),以固国本联宗藩为名,提议为其聘娶萧何堂妹萧姝(字文君)、韩信同母妹韩萱(字慧心)、吕雉侄女吕贞(字婉仪)为侧妃。公深知此乃政治联姻,权衡利弊,并与王妃刘玥、周勃等商议后,决意接受,以安中央之心,换北地发展之机。陛下遂下旨赐婚。五月末,三女抵狄道,完成大婚。公对三女皆以礼相待。此联姻,标志着昭武李氏与汉初核心权力层建立了直接姻亲联系,为家族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亦为第一卷‘乱世兵锋,潜龙出渊’画上句号。”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元年五月,帝后为昭武王凌聘萧姝、韩萱、吕贞为侧妃。”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圣朝初立,人皇与圣后(吕雉)为固圣本,令圣相萧何致书紫霄上帝,提议圣婚,聘萧姝、韩萱、吕贞三圣妃。上帝圣心通明,知此乃圣意笼络与联结,为神国长远计,应允圣婚。圣旨赐婚,三圣妃入圣域。上帝以圣礼待之。此圣婚,使神国与圣朝核心权力结为一体,为圣族日后显赫奠定根基,第一卷‘圣世兵锋,潜龙出渊’终。”
*野史·楚汉秘闻·凌公纳三妃定姻亲:“高帝元年五月,在刘邦、吕雉授意下,萧何促成李凌纳萧姝、韩萱、吕贞三女为侧妃,此举深刻影响了昭武李氏与汉初权力格局的关系。”
(第一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