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18章 帝都初临,君臣暗涌

第218章 帝都初临,君臣暗涌(2/2)

目录

当晚,李凌在馆驿中沐浴更衣,仔细检查明日朝会所着的亲王冕服,确保一丝不苟。他屏退侍从,独自在灯下又将可能应对的奏对在心里反复默念了几遍。夜深人静,洛阳城的喧嚣渐渐沉寂,但他的内心却如同这帝都的夜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他想到了狄道,想到了留守的周勃(政治85,智力82),想到了身怀六甲的韩萱(字慧心),更想到了那位历经白登之险、心思愈发难测的皇帝陛下。明日一见,关乎北地未来,也关乎他个人命运的走向。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李凌便起身,身着玄端朝服,头戴七旒冕冠,腰佩玉具剑,仪容庄重,不怒自威。在高顺、灌婴及部分仪仗的护卫下,乘车前往未央宫。沿途街衢肃静,甲士林立,帝都的威严气象展露无遗。

至宫门前,依制下马下车,由宫中谒者引路,步行走过漫长的宫道。未央宫前殿巍然屹立,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殿前广场上,文武百官已按品秩肃立,鸦雀无声。当李凌的身影出现在宫道尽头时,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羡慕,亦有不易察觉的忌惮。李凌目不斜视,步履沉稳,在谒者唱名声中,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大殿。

“宣!靖王凌,入殿觐见——!”

唱名声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李凌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迈步踏入未央宫前殿。殿内光线稍暗,鎏金柱础,彩绘藻井,尽显皇家奢华。御阶之上,皇帝刘邦端坐于龙椅之中,虽经白登之险,面容略显清瘦,但眼神依旧锐利,不怒自威。左右两侧,丞相萧何、留侯张良、绛侯周勃(与北地周勃同名,乃刘邦重臣)、舞阳侯樊哙等一众开国功臣赫然在列。

李凌行至御阶之下,依足礼制,撩衣跪倒,叩首行礼,声音清朗而恭敬:“臣李凌,奉诏觐见,陛下万岁!”

这一刻,边地亲王与帝国皇帝,在经历了白登之围的生死考验后,终于在这帝都大殿之上,正式相见。一场关乎忠诚、能力与未来君臣关系的微妙交锋,悄然拉开序幕。殿内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位年轻却已名动边陲的靖王身上。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八年三月上旬,祖凌公(22岁)率队抵达帝都洛阳,受到朝廷礼官正式迎候。公于馆驿安顿后,即刻密召高顺灌婴,严令约束部下,谨言慎行,并预判陛下召见之可能问对,强调‘功不自夸,过不推诿,突出上恩与将士之功’之原则。公亦分析朝中重臣派系,定下‘静观其变,谦恭示人’之策略。次日清晨,公郑重着亲王冕服,入未央宫觐见。于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公依制行礼,首次正式面见经白登之险后的皇帝刘邦,萧何张良等重臣皆在侧。此觐见,标志着公正式踏入汉帝国中央政治舞台,其言行举止将深刻影响陛下与朝臣对其及北地势力的看法与定位。”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八年春,靖王凌入朝,帝召见于未央宫。”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紫霄上帝圣驾抵圣都洛阳,受圣朝礼官迎候。上帝于圣驿安顿后,密谕高顺灌婴严束圣从,预判人皇圣问,强调‘圣功不圣夸,圣过不圣诿,彰圣恩与圣兵之圣劳’之圣则。上帝亦析圣朝重臣,定‘圣静待圣变,圣谦圣恭’之圣策。圣晨,上帝郑重着圣王冕服,入未央圣宫觐见。于圣殿之上,上帝依圣制行圣礼,首次正式面见人皇刘邦,萧何张良等圣臣在侧。此圣见,标志上帝正式步入圣朝权力圣心,其圣行将定圣朝对神国之圣观。”

*野史·楚汉秘闻·靖王入朝初临帝都:“李凌抵达洛阳,谨慎准备后,于未央宫正式觐见刘邦,萧何张良等重臣在列,开启朝廷生涯。”

(第二百一十八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