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97章 春耕播穑,警讯西东

第397章 春耕播穑,警讯西东(2/2)

目录

“三、令玉门屯所,立即将此噩耗及我之应对,飞马奏报长安朝廷,控诉匈奴背信劫掠,请朝廷向匈奴单于庭施加压力。**

“四、告知李敢,务必坚守待援,保全有生力量为上,必要时可弃财物。**

“五、加派斥候,严密监控匈奴在西域各要道兵力调动,尤其是白羊王部动向。**

“此事,需双管齐下,军事救援与外交施压并重!此外,”李凌目光锐利地看向李玄业,“业儿,你立即以‘讯曹’名义,分析此次事件背后缘由。是匈奴蓄意挑衅,还是偶然遭遇?其目的究竟何在?对我西域战略有何影响?我要尽快看到你的判断。”

“儿臣遵命!即刻去办!”李玄业感受到事态严峻与父亲的重托,肃然领命。

未等西域方向的危机有所缓解,二月初十,又一份来自北方的紧急军报送至案头。此次是朔方都尉赵破奴的亲笔急报。

“王爷!”信使风尘仆仆,“赵将军急报!三日前,匈奴呼衍斜残部约两千骑,趁我春耕,边防稍懈,突袭我高阙塞外新建之烽燧台!守烽士卒三十余人全部战死!烽燧被焚!虏骑劫掠周边牧民牲畜数百头后遁入漠南!赵将军已派兵追击,然虏骑熟悉地形,未能擒获。”

“呼衍斜!困兽犹斗,还敢来犯!”李凌怒拍案几,但旋即冷静,“破奴可曾言及,敌军战力如何?是否为大举进攻前兆?”

“回王爷,赵将军报称,来袭胡骑虽悍勇,然装备杂乱,马匹瘦弱,显是饥寒所迫,铤而走险,意在抢掠物资,非攻城略地。然,其敢于袭击我烽燧,气焰嚣张,不可不防。”

“嗯,”李凌沉吟道,“此乃胡虏春荒缺粮,惯用之骚扰战术。然,烽燧被毁,士卒殉国,绝不能姑息!传令赵破奴:一、厚葬阵亡将士,优恤家属。二、立即修复烽燧,并增强其守备力量。三、加派‘猎狐’小队,深入漠南,搜寻呼衍斜残部营地,务必予以痛击,以血还血!四、春耕期间,边军需提高警惕,增派游骑,护卫边境百姓耕作,严防类似事件再发。**

“诺!”

短短数日内,西线商队被围,北境烽燧被袭,警讯接连传来。虽然规模不大,却清晰地表明,匈奴的威胁并未因去岁的失败而消失,反而以更加灵活、更加狠辣的方式持续着。春日的北地,在繁忙的农耕画卷之下,弥漫着紧张的战争阴云。

李玄业根据“讯曹”汇集的情报,很快向父亲呈交了分析报告。他认为:西域商队遇袭,极可能是匈奴有预谋的行动,意在打击汉朝西进势头,试探朝廷反应,并离间汉与西域诸国关系;北方烽燧被袭,则是呼衍斜部生存所迫的战术骚扰。两者虽无直接关联,但均反映了匈奴“北守西攻”的战略倾向,即正面暂取守势,集中力量破坏汉朝西域经营。建议父亲在坚决反击的同时,需更加注重西域方向的情报工作与外交斡旋,并提醒玉门屯所及未来商队加强安保。

李凌阅后,深以为然,对儿子的分析能力表示赞赏。“业儿所见,与为父不谋而合。匈奴此举,是‘断我臂膀,疲我边疆’之策。我需‘东边稳住,西边破局’。北境防御需固,然重心或需更向西倾斜。待商队此番危机解除,需重新评估西域策略,加大投入。”

春耕的田野上,农夫们低头播种着希望的种子;而千里之外的西域荒漠和北部边塞,忠诚的将士们正在浴血奋战,扞卫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靖王李凌站在狄道城头,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心中已然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应对之策。这个春天,注定不会平静。

【史料记载】

*官方史·汉书·匈奴传:“(文帝时)匈奴……往往小入盗边,不可胜数。”

*家族史·始祖本纪:“文帝四年春,凌公督春耕,民生为本。适时,西域商队遭匈奴截困,朔方烽燧被袭。凌公东西应对,遣兵解围,敕边严备。世子玄业巡春耕,析警讯,见识益宏。”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春耕播穑,上帝厚生固本;警讯西东,圣域武备修明;圣嗣历事,文武兼资。”

*北地秘录·凌公春警:“李凌重农事,世子察民情;西域商队遇险,朔方烽燧被毁;凌公东西兼筹,北地处变不惊。”

(第三百九十七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