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清虚的书册(2/2)
仿佛绘制者生怕后人忽略,特意用如此醒目的方式,指向那被撕去的、未知的广阔区域。
萧无涯的手指顿在了那“蜀山”二字之上。这两个字似乎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穿透纸张,直抵人心。他虽不知蜀山具体是何地,但本能地觉得,这绝非寻常之处。为何独独此地被朱砂标注?那被撕去的部分又记载了什么?这箭头又指向何方?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清虚,眼中充满了探寻与疑问:“道长,这‘蜀山’……还有这后面……”
清虚的目光早已落在那残页之上,对于萧无涯的发现,他似乎并不意外。他的眼神深邃难测,平静的面容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既无惊讶,也无解释的意图。
他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那残破的书页和朱砂字迹,随即移开目光,重新望向窗外,仿佛那远处的山峦比书中的秘密更加吸引他。
“一本旧书罢了,残缺亦是常事。”他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轻描淡写地将那惊人的发现一语带过,“何处破损,何处标注,无需深究。你只需记住前面所载山川地理,于你日后,足矣。”
无需深究?
萧无涯看着道长那明显不愿多谈的侧影,又低头看了看那诡异的残页和刺目的“蜀山”二字,心中的疑惑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更大的涟漪。
道长肯定知道这残页的秘密!那朱砂标注,那指向不明的箭头,绝不可能毫无意义。蜀山……那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何要被如此隐晦地标记,又为何要将后续的内容撕去?
但他也明白,道长若不愿说,他再问也是徒劳。
他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默默地将那本沉重的地理志合上,紧紧抱在怀里。书册的粗糙触感提醒着他其中蕴含的分量——不仅是知识的重量,更有那未解之谜的重量。
“是,道长。我会仔细看的。”他低声应道,不再追问蜀山,却将这两个字死死地刻在了心底最深处。
清虚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
孩子抱着一本残旧的书册,心中种下了一个关于远方的疑问。
道人静立窗边,目光投向云深不知处,守护着一个或许关乎未来的秘密。
那本地理志,从此成了萧无涯除《静心咒》和桃木剑外,另一个重要的课业。他如饥似渴地记忆着上面的山川河流、地名关隘,同时,那残页上的“蜀山”二字,也如同一个沉默的坐标,在他心中悄然立起,指向一片未知而神秘的天地。
他知道,道长给他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为了“认路”。
那被撕去的半幅地图,那朱砂标注的“蜀山”,或许才是这本书真正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道长选择暂时,却不永久地,对他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