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魂魄的安息(2/2)
阳光移到笔尖,一闪。
老苏抬头,看向丁浩。嘴唇没动,但丁浩听到了。
不是声音,是念头。
“谢了。”
下一秒,他的手从册子上滑开,整个人像被风吹散的烟,从边缘开始变淡,先是手指,然后是手臂、肩膀,最后是脸。光穿过他的身体,落在地板上,没有影子。
丁浩站着没动。册子上的笔还在,沉沉的,像压着一段历史。
他合上册子,放进抽屉。
出门时,街面刚醒。早点摊支起来了,油条在锅里翻滚,有人骑车路过,铃铛响了一声。
手机震动。沈墨发来消息:“通报会十点,别迟到。”
市局会议室不大,墙白灯亮。沈墨站在投影前,背后是放大的密函残页照片,打了马赛克,只露出“七三一”和“活体”两个词。
“死者苏文清,修笔匠,五十八岁。”沈墨声音平稳,“案发当晚,因发现送修钢笔暗格内藏有日军侵华时期未公开实验记录,试图销毁部分并留下线索,遭嫌疑人陈志远暴力制止,致脑溢血死亡。”
台下记者举手:“这是文物盗窃案还是杀人案?”
“是正义被阻挡的代价。”沈墨说,“陈志远企图将密函走私出境,拍卖牟利。他删掉手机图像,以为警方已掌握全部内容,实则密函从未离开过老苏的铺子。”
又有人问:“为什么老苏不直接报警?”
“他怕。”丁浩坐在后排,忽然开口。
所有人回头。
沈墨没拦他。
“这种东西,一旦露面,不光自己危险,家人、朋友都会被盯上。”丁浩看着投影,“他烧了半张,留了三处记号——宣纸刻痕、墨汁瓶底、钟表停摆时间。他只希望有人能看懂,而不是靠他亲口说。”
记者们低头记录。
“现在密函在哪?”有人问。
“已移交。”沈墨说,“不公开,不编号,不展览。它存在的意义,不是被人看,而是不被抹去。”
会后,沈墨走到丁浩身边:“你说的那句‘他怕’,很多人都记住了。”
丁浩没应。他走出大楼,站在台阶上,风吹过来。
玉片贴在锁骨处,温的。
他低头看了一眼。
不是烫,不是凉,就是温的。
像有谁终于放下了手。
街对面,文渊斋的门关着,玻璃上贴了张纸:“暂停营业,待续”。
丁浩转身要走,忽然停住。
他没回头,但知道——
这一次,风里没有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