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晚风知我意,骄阳入你怀 > 第217章 归乡的列车,熟悉的城市轮廓

第217章 归乡的列车,熟悉的城市轮廓(2/2)

目录

简单收拾了一下,林未晚拿着设计图和笔记本,往社区花园走去。施工现场围着蓝色的围挡,上面贴着施工公告和安全提示。她走进去,几个工人正在铺青石板路,看到她过来,其中一个戴安全帽的师傅笑着问:“你就是林设计师吧?王主任跟我们说了,你今天会来。”

“您好,我是林未晚。”她递过设计图,“麻烦您带我看看现在的进度,有些细节我想再确认一下。”

师傅接过设计图,领着她往前走:“青石板路已经铺了大半,花架也搭好了,就等着上漆。那边的石凳已经做好了,按你设计的尺寸做的,带靠背,老人们坐着肯定舒服。”

林未晚走到石凳旁,用手摸了摸靠背的弧度,又量了量高度,满意地点点头:“挺好的,和设计图一致。对了,石凳旁边的花坛,我设计的是种月季,您看土壤的肥力够不够?”

“放心吧,我们专门找园艺师傅来看过,土壤没问题,等过几天就把花苗运过来。”师傅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那边还留了个位置,按你说的,放张茶桌和几把椅子,方便老人们喝茶聊天。”

林未晚顺着师傅指的方向看去,那个角落刚好在一棵老槐树下,树荫浓密,夏天坐着肯定凉快。她想起以前和顾时砚在面馆里,他总是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一边吃馄饨一边和她聊设计想法。那时的日子,简单又快乐,可现在,却再也回不去了。

在施工现场待了两个多小时,林未晚把所有细节都确认了一遍,又和工人师傅们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才准备离开。走出围挡时,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她沿着青川河慢慢走,河边的长椅上坐着一对老夫妻,正互相依偎着看夕阳,手里还牵着一只小狗,画面温馨又美好。

她找了个没人的长椅坐下,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今天的检查结果。刚写了几行,手机响了,是以前的同事苏晓发来的消息:“未晚,你回青川了?什么时候有空,咱们聚聚啊?我还在以前的设计院上班,现在跟着顾总监做事,他最近也挺忙的,一直在负责一个大项目。”

看到“顾总监”三个字,林未晚的指尖顿了一下。她犹豫了很久,才回了句“最近有点忙,等项目忙完再说吧”。放下手机,她看着笔记本上的常春藤纹样,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顾时砚的场景。那时她刚到设计院实习,他是设计部的总监,第一次开会就注意到她笔记本上的常春藤涂鸦,笑着说“我也喜欢常春藤,生命力强”。

夕阳渐渐落下,天色暗了下来。河边的路灯亮了,暖黄色的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林未晚收起笔记本,起身往酒店走。路过一家便利店,她进去买了一瓶矿泉水,结账时看到货架上摆着荠菜馅的速冻馄饨,心里忽然一动,便拿了一包。

回到酒店,林未晚把馄饨煮了,坐在窗边慢慢吃。馄饨的味道和当年“晚砚面馆”的很像,只是少了点什么。她看着窗台上的桂花树苗,又想起面馆的老伙计——上次打电话,老伙计说“顾哥最近总来面馆,每次都点荠菜馄饨,多放葱花,跟你以前一样”。

吃完馄饨,林未晚洗漱完毕,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的是社区花园的最新进度照片。她放大照片,忽然在花架旁看到两盆植物——一盆常春藤顺着竹架爬得很高,另一盆是桂花树苗,用一只旧搪瓷盆装着,盆沿上的划痕和她带来的这盆一模一样。

她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摩挲着那盆常春藤,眼眶有些发热。她知道,这一定是顾时砚安排的。他总是这样,什么都不说,却会默默记住她的喜好,默默为她做很多事。

林未晚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社区花园的方向。施工现场的灯还亮着,几个工人还在加班,灯光透过围挡的缝隙,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她想起顾时砚说过的话:“自然的呼吸不仅来自于植物,更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牵挂。”

夜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桂花树苗的清香。林未晚拿起那支常春藤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青川的风,还是和以前一样,带着思念的味道。”写完后,她合上笔记本,把钢笔放在窗台上,和桂花树苗并排。

她知道,这次回来,她不仅要完成社区花园的项目,还要试着和过去和解。或许,她和顾时砚之间,还有未完的故事;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他们会再次相遇。但现在,她只想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把这个社区花园建好,把那些温暖的细节留住,就像留住那些逝去的时光,和藏在时光里的牵挂。

夜深了,林未晚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和远处施工现场传来的轻微声响,慢慢闭上了眼睛。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回到了“晚砚面馆”,顾时砚坐在靠窗的位置,笑着对她说:“未晚,荠菜馄饨好了,多放了葱花,快吃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