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夺粮船2(2/2)
孙景峰站在头船船头,看似在观察航道,实则心脏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冷汗。他紧紧盯着那些吃喝的官兵,默默计算着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
一刻钟……两刻钟……
药效开始逐渐发作。起初只是有人觉得格外困倦,哈欠连天,以为是夜深所致。接着,有人开始头晕目眩,脚步虚浮。然后,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的官兵,无论是指挥的小旗、总旗,还是普通兵卒,开始软软地瘫倒下去。有的趴在船舷,有的滑倒在甲板上,有的甚至直接歪在同伴身上,顷刻间便鼾声大作,不省人事。
混乱起初是局部的,但很快便如同瘟疫般蔓延到整个船队。各条船上,原本还响着的“布谷”声被惊呼、呵斥(很快也变成呓语)和身体倒地的闷响所取代。当然,也有极少数警惕性高或吃得少的官兵察觉不对,想要反抗或示警,但立刻就被早有准备的“杂役”们用短刃或棍棒悄无声息地解决、控制住了。
整个过程虽然偶有波折,但总体上快得惊人。不到半个时辰,十艘大船上,除了孙景峰和他的伙计们,以及极个别被捆绑堵嘴的关键军官(如那位还在舱中酣睡的郝校尉),所有的押运官兵,都已陷入了“神仙醉”制造的深度麻醉之中。
确认控制住局面后,各条船上,再次响起了约定的信号:“布谷!布谷!”声音比之前更加清晰、有力,带着行动成功的兴奋与如释重负。
孙景峰长吁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他立刻命人点燃一支特制的、浸了油脂的火把,火焰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站在船头最显眼的位置,面向北岸,将火把高高举起,按照约定,用力地划了两个完整的圆圈。
火焰在黑暗中划出两道明亮的光弧,异常醒目。
北岸,芦苇深处。一直密切监视河面动静的斥候,立刻发现了这期待已久的信号。
“将军!信号!火把两圈!”斥候压低声音,难掩激动。
高鉴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爆射。“回应!按计划行动!”
一支同样的火把在北岸亮起,同样划了两个圈。
看到回应信号,孙景峰再不迟疑,立刻命人放下系在船尾的小舢板,带着两名心腹伙计,亲自操桨,向着北岸快速驶去。
小船靠岸,孙景峰在斥候的引领下,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芦苇荡,来到高鉴面前。借着亲卫举起的火把光芒,他看清了这位名震河北的年轻将军。只见对方身姿挺拔,面容沉静,一双眸子在火光映照下,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孙景峰不敢怠慢,连忙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因激动和紧张而微微发颤:“草民孙景峰,奉义父孙德胜之命,拜见高将军!十艘运粮大船,连同船上所有粮草,现已暂时控制,听候将军发落!”
高鉴快步上前,双手将孙景峰扶起,目光中满是赞许与激赏:“孙壮士请起!不必多礼!此番行事,胆大心细,干净利落,真乃壮士也!孙世叔有此佳儿,何愁大事不成!”他用力拍了拍孙景峰的肩膀,感受到对方衣衫下紧绷的肌肉和尚未平息的微微颤抖,心中更是感慨,此子确是个人才。
寒暄已毕,高鉴不再耽搁,立刻下令:“分批登船!控制各船要害,清点物资!动作要快,务必在天亮前处理完毕!”
八百精锐早已蓄势待发,闻言立刻有序行动,分批乘坐孙景峰伙计们划来的小船,悄无声息地登上了那十艘如同巨兽般静静漂浮在河面上的运粮船。
登上头船,看着船舱里堆积如山的粮袋,嗅着那谷物特有的香气,即便是高鉴,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有了这批粮草,扩军、东进,便有了最坚实的底气!
孙景峰跟在高鉴身边,指着那些横七竖八倒在甲板上、船舱里,酣睡不醒的官兵,请示道:“高将军,这些官兵……该如何处置?”
高鉴的目光扫过那些昏迷的士兵,眼神瞬间变得冰冷而锐利,没有丝毫犹豫,沉声道:“一个不留,全部处理干净,抛入河中。尸体绑上石块,务求沉底。船只仔细清洗,不留任何血迹。”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此事关乎孙世叔的身家性命,绝不能留下任何活口,给他带去麻烦。要做,就做得干净利落,如同水匪劫掠,死无对证!”
孙景峰心中一凛,对这位年轻将军的果决与狠辣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立刻躬身:“是!草民明白!”随即转身去安排手下伙计配合高鉴的士兵处理后续。
望着孙景峰离去的背影,再看看这十艘满载粮草的巨大船只,以及船上这些精明干练、显然并非普通杂役的“伙计”,高鉴心中明了,孙德胜这份“投名状”,送得是何等厚重!不仅是雪中送炭的粮草,更是十艘宝贵的运输船,还有孙景峰这一批熟悉漕运、胆大心细的人才!
可以预见,孙景峰和他这批伙计,经此一事,已然无法再回黎阳,顺势投入他高鉴麾下,已是必然。这,或许才是孙德胜这份“馈赠”中,最具长远价值的部分。
夜色深沉,河风带着寒意。十艘大船在黑暗中静静调整着方向,船上的“清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高鉴独立船头,望向西南黎阳的方向,心中对那位仅有几面之缘、却在此刻雪中送炭的孙世叔,生出了几分复杂的感激与警惕。乱世之中,人心叵测,但利益的纽带,有时却比血缘更为牢固。今夜之后,他高鉴的势力,将因这批意外的“馈赠”,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东进青兖的蓝图,似乎也因这沉甸甸的粮草,而变得更加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