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为国家献科技 > 第397章 气候调控系统V2版!

第397章 气候调控系统V2版!(1/2)

目录

火星时间·第1490日。

曙光城的夜,风平而温柔。

天空中,轨道镜阵的光束正在悄然移动。

那是人类最宏伟的“天穹之手”,

如同无形的光织布,

在为这颗星球重新编排昼夜的温度。

伍思辰坐在指挥中心的观测席上,

注视着那张巨大的能量分布图。

红与蓝在屏幕上交织,

代表着热量与寒冷的边界——

而它们,正在慢慢趋于平衡。

“启动气候调控系统V2。”

他语气平稳,却像一声命令,

宣告着火星气候的第二次重启。

上一代调控系统,

成功让火星升温、释放极地二氧化碳。

但昼夜温差依旧巨大——

白昼高达十度,夜晚却能骤降到零下七十。

大气仍太稀薄,热量流失严重。

于是,新的计划被提出。

——升级轨道镜阵,

让每一道反射光束,都能精准照射目标区域,

形成分布式加热层。

——调整温室气体塔功率,

让气体释放与红外吸收达到平衡,

制造出火星的“热被层”。

这一切,将让昼夜温差——

第一次被人类“调平”。

指令确认后,

高空数万公里的轨道镜阵群开始转动。

每一面镜片都在自动计算角度、折射率与光压强度。

在太空背景下,它们反射的光,

如同银色花瓣,环绕着火星旋转。

那是人类在星空中为火星披上的第一层大气外衣。

与此同时,地表的温室气体塔群启动。

塔身发出低沉的嗡鸣,

内部的量子催化炉点亮,

将储存在极地的二氧化碳、甲烷、氨气——

按比例注入大气循环层。

每一座塔的能量反应都被AI精准监控,

确保不会过度升温或失衡。

火星的天空渐渐变得明亮,

雾气被光线映成淡橘色。

仪表数据缓缓跳动——

白昼温度:12.3c

夜间温度:-8.5c

昼夜温差:缩小至仅20度以内。

这在火星历史上,

从未出现过。

科研官几乎抑制不住激动。

“主任,我们真的……控制住了昼夜循环!”

伍思辰看着那条平滑的温度曲线,

脸上露出笑意。

“这不是控制,

这是——协调。”

他站起身,走到透明的观景窗前。

外面,火星的夜色笼罩着曙光城,

轨道镜阵反射的光在天边闪烁,

如同星辰重新排列。

“我们不是要征服这颗星球,”

他轻声道,

“而是让它学会——和我们一起活下去。”

次日清晨,雾气再次出现。

但这一次,不再是孤立的低地水汽,

而是一整片持续分布的晨雾层。

温度稳定,水分滞留,

甚至在曙光城的穹顶外壁,

凝出了一层薄薄的露。

地衣和藻类在新气候下生长加快,

低地的绿斑扩散成片,

远处的山脊上,出现了第一道自然形成的霜线。

这意味着火星的气候系统,已进入循环。

地球上,媒体再次被点燃。

《自然》《科学》《经济学人》齐齐发刊:

“他们不仅让火星升温,

还在为它调节天气。”

“昼夜温差稳定——这是行星气候的‘人工平衡点’。”

“地球还在讨论气候危机,

大夏已经在另一颗星球修复天气。”

新闻评论区,网友疯狂留言:

“他们在调节火星的昼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