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血色权力 > 第255章 线索拼图

第255章 线索拼图(2/2)

目录

这些被转移出的巨额资金,需要一个“洗白”的渠道,而那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网站界面极简的“环球珍艺”在线拍卖平台,就是金广发精心打造的“白手套”。

陈默调出脑海里的拍卖记录:去年五月,“西周青铜爵”以800万成交,买家是“华纺集团文化事业部”;七月,一幅“清代名家山水画”以650万拍出,买家依旧是华纺;九月,一对“民国瓷瓶”被“星火纺织”以500万收入囊中。

这些拍卖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公开竞价记录,只有“一口价”成交,且拍品的鉴定报告由一家不知名的“海外机构”出具。

而现在,看着眼前的废墟,陈默瞬间明白了:那些所谓的“古董”,根本就是这个作坊里生产的赝品!技术队之前在工厂外围找到的几块陶瓷残片,经过初步检测,表面的“包浆”是用化学试剂人工做旧的,内部还残留着现代工业胶水的成分。

更可怕的是,陈默想起审计时发现的一个细节——那件“西周青铜爵”的底座,被人钻了一个微小的孔,里面藏着一个微型二维码,扫描后指向的,正是“曙光基金会”的隐秘账户。

这些赝品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虚假拍卖,让非法资金披上了“文化资产配置”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完成了洗钱的关键一步。

最终,这些“洗白”后的资金,会流入注册在维京群岛的“曙光基金会”这类空壳机构。

陈默之前让国际刑警协助调查,得到的回复是“该基金会无实际办公地址,无工作人员,每年仅提交一份空白的财务报表”。

这些离岸基金会就像隐藏在深海中的黑洞,资金一旦进入,便会通过层层嵌套的账户,流向瑞士、巴拿马等地的私人银行,最终落入金广发及其利益集团的腰包。

他甚至能猜到,金广发可能用这些钱在海外购置了豪宅、游艇,或者注入了自己控制的海外公司,完成了国有资产惊天动地的盗窃和转移。

而这个被炸毁的高科技伪造作坊,其作用远不止制作赝品。

陈默的目光落在废墟中一根扭曲的金属管上,那是某种精密仪器的部件。他突然想起,“华纺集团”去年并购的欧洲企业,曾向国内运输过一批“核心纺织设备”,但设备到港后,技术人员发现其中两台的核心部件被调包,换成了性能低劣的仿制品。

当时华纺对外宣称是“运输途中损坏”,现在想来,恐怕是这个作坊制作了仿制品,将真品掉包后盗走,再通过“环球珍艺”的渠道卖出——这又是一条隐秘的盗窃链条!

至于失踪的张建国,他的命运此刻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陈默仿佛看到张建国拿着那份虚假的设备合同,找到金广发对峙,却被金广发的保镖“请”出了办公室。之后,张建国开始私下收集证据,甚至偷偷来到这个废弃工厂附近,却被金广发的人发现。

陈默想起张建国失踪前,他妻子收到的最后一条短信:“我找到他们的秘密了,可能回不去了。”这句话里的绝望,此刻像针一样刺着陈默的心。

张建国一定是发现了伪造作坊与金广发的关联,才招来了杀身之祸,被冷酷地“消失”,连尸体都可能被处理得无影无踪。

“陈队?”身后的警员再次轻声呼唤,打断了陈默的思绪。他睁开眼,看向眼前的废墟,阳光透过烟尘洒下来,形成一道道光柱,却照不进这犯罪链条的黑暗。

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从未想过,金广发的胆子竟如此之大,手段如此缜密,牵扯的利益如此庞大。但与此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也油然而生——链条虽然庞大,却并非无懈可击。

张建国可能留下了未被发现的证据,“环球珍艺”的拍卖记录里一定有破绽,“曙光基金会”的资金流向也绝非完全无法追踪。

陈默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将犯罪链条的每个环节都画下来,用红笔在“环球珍艺”和“曙光基金会”旁边打了两个星号——这就是最薄弱的环节。

他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对身后的警员说:“通知技术队,全力提取现场残留的电子元件,哪怕是烧熔的芯片,也要尝试恢复数据;另外,联系国际刑警,重点调查‘环球珍艺’的实际控制人和‘曙光基金会’的资金流向,越快越好。”

风再次吹过废墟,卷起地上的灰尘,陈默的警服衣角轻轻飘动。他知道,接下来的硬仗会比想象中更难,金广发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坐以待毙,但此刻,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畏惧。

那条狰狞的犯罪链条已经暴露在阳光下,而他,将是斩断这条链条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