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38章 光明试点,孙连城展现风采

第38章 光明试点,孙连城展现风采(2/2)

目录

“讲真,我不在乎政绩排名,也不在乎能不能往上走。

我在乎的是,我爸能不能多活五年,在乎区里的孩子能不能看见蓝天。”

掌声猛然炸开,像突然掀翻的浪。

计时器显示已经超时两分钟,却没人按暂停键,连坐在最前排的省委领导,都在轻轻鼓掌。

九点十一分,省委副秘书长站起来,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

“经研究决定,光明区列为汉东省生态文明建设首批综合试点,财政专项支持三千万元!”

消息传开还不到半小时,

微博上突然冒出个热搜词条:#光明区环保数据造假疑云#,配图是某自媒体做的“同比降幅曲线不合理分析图”,

红色的箭头指着数据拐点,标题写得触目惊心。

转发量蹭蹭往上涨,破万的时候,祁天佑注意到,那些点赞的Ip归属地,大多集中在京州西南片区的数据中心。

他在茶楼包厢里接起林华华的加密电话,对方的声音压得很低:

“哥,查出来了,这个账号背后是赵瑞龙控股的‘清朗网络’,之前三起官员翻车的舆情,都是他们操盘的。”

祁天佑挂了电话,立刻回拨郑归:

“把劳动监察投诉模板里的舆情应对模块调出来,发给孙区长的团队,附加说明三点:

一、公开全部监测点位的原始数据,精确到每小时;

二、邀请省内外媒体去监测点实地采样,全程直播;

三、启动市民监督员轮值制度,每周让老百姓去查台账。”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又犹豫着问:

“他们……还在查你研究生论文的事吗?之前说你数据造假的举报,有进展没?”

“学术委员会已经倒查举报源了,查不出什么。”

祁天佑翻开笔记本,在“赵德汉”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叉,笔尖戳得纸页发皱,

“现在他们换打法了,不搞暗的,开始搞乱的。先造舆论,再找由头。”

十点整,孙连城推开茶楼b区八号包间的门,他刚坐下就掏出一叠手写便签,推到祁天佑面前:

“你看,三家省直单位发来调任意向,一个是发改委副处,一个是生态办副主任,还有个是省环保厅的调研员……”

祁天佑没接便签,只把刚泡好的热茶往他那边推了推,茶叶在水里浮浮沉沉。

“你说我该不该动?”

孙连城声音低了下来,

“留在光明区,压力太大了,赵家的人肯定不会放过我。可要是走了,这环保试点的事,就没人接着推了。”

祁天佑抽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

试点不是奖状,是靶心。写完,他把笔记本推过去。

孙连城盯着那行字看了半分钟,喉结动了动,没说话。

“你现在越风光,赵家就越想把你拉下来。”

祁天佑终于开口,手指敲了敲桌面,

“但他们不敢动你的人,只能从名声下手。你要是一走,等于承认自己扛不住,等于把光明区让给他们。

留在这儿,才能继续掐住他们矿口的命脉。那些暗管不封,他们就永远别想安稳。”

孙连城拿起那几张调任意向书,慢慢揉成一团,塞进烟灰缸里。

他划了根火柴,火苗舔着纸团的边缘,很快烧了起来。

纸团烧到一半,火焰窜起老高,他没伸手去扑,就那么看着灰烬在烟灰缸里蜷成一团。

“下一步该怎么办?”他问。

“等。”

祁天佑调出手机地图,屏幕上,光明化工园周边十三个监控探头正闪着红色的光,

“他们在等你松劲,也在等我露头。但只要咱们不动,他们就只能一直盯着,盯着盯着,就会露出马脚。”

孙连城点头,起身准备离开。手刚碰到门把手,又被祁天佑叫住。

“对了。”祁天佑看着他,眼神很认真,

“下次汇报,别再用你爸的例子。感人,但太软。

下次就说罚款数额,说关停了多少家企业,说追责了多少个人。让他们知道,你是来办事的,不是来哭诉的。”

孙连城愣了两秒,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

“行,下次我跟他们说硬话。”

门关上的瞬间,祁天佑打开笔记本电脑,接入隐藏分区。

郑归刚发来的材料正在解压,文件名是《劳动监察支队近三年受理记录》,

其中二十七起投诉,都涉及赵家关联企业的违规用工,欠薪、超时加班、不缴社保,每一条都标着红色的星号。

他正要标记重点条目,手机突然震动起来,GpS探测器的警报声尖锐地响着:

三十分钟前,一辆悬挂冀A牌照的黑色商务车在京州绕城高速入口停留了十七分钟,

行车轨迹与赵瑞龙心腹常用的路线,重合度高达89%。

祁天佑立刻切换到卫星视图,用红色的圈把车辆最后出现的位置标了出来。

与此同时,省环保厅官网弹出一条新通知:光明区申报的生态建设项目正式入库,资金拨付流程启动。

他端起桌上凉透的茶,喝了一口,打开新的文档,命名为【反制预案?行车记录】。

光标在屏幕上闪烁了两下,他输入第一行字:

若明日城区主干道发生交通事故,需重点核查责任方驾驶车型,

应为黑色丰田凯美瑞,车牌尾号包含数字7,且驾驶员大概率持有伪造的货运从业资格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