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方远(2/2)
“今天路过淮海路,看到有卖电风扇的,不要工业券,我想虽然天冷,但是夏天咱们能用上,你又怕热。我就找他订了一台。明天就能拿到手”
“又乱花钱!”沈慧芝摆好菜,埋怨里带着笑意,拿起筷子在鱼腹那夹了一大块肉,放到到方青松碗里。他一辈子吃鱼只吃那地方,因为怕鱼刺卡着喉咙。
方远突然觉得还没吃饭,就有点饱了。这狗粮.....
但是......重生回来挺好的。
这踏实的小日子,是前世债台高筑时做梦都不敢想的。
但……再穷也得想法子搞钱啊,总不能再让老头为了台电风扇‘乱花钱’,也不能让老妈一辈子守着灶台算计葱姜蒜吧?
“小远啊。”
方青松坐到饭桌前拿起碗:“明天早点起,我带你去上影厂报道。”
方远愣了一下。
“虽说是临时工,打杂,但是一个月能有22块钱,好好干不是没有转正的机会。”方青松一口吞下鱼肉,“我拉下老脸找的领导,你别给我丢人。”
方远哭笑不得,刚刚在脑海里构思赚钱大业呢,结果起步居然是从临时工开始的。
不过怎么敢忤逆老头?去上影厂也有利于自己开展下一步。于是连忙嗯了一声。
沈慧芝知道丈夫的秉性,一开始就没完了,赶快打断:“吃饭呢!讲这些做啥?”她瞪了丈夫一眼,“先吃饭,鱼凉了腥气。”
方青松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谁让他考不上大学的……”
方远苦笑,上辈子被老爹唠叨的够狠,现在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自己后来确实转正了,不过转正后上影都快倒了,好在多少积累了点人脉,在所谓娱乐圈的边缘混口饭吃,不算好也不算坏。
“知道了。”方远拿勺子把鱼汤浇在饭上,“我明天穿那件新中山装去。”
八十年代没有夜生活,吃完饭以后,一家人看会电视,九点多洗漱好就各自回房。
方远躺在小钢丝床上,身下的弹簧床随着翻身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不到十平方的房间,墙皮有些泛黄,角落里还留着小时候用铅笔画的刻度线,那是他每年生日时,父亲给他量身高留下的。
最上面一道停在1米84,是高中毕业那年的春节,后面就再没更新过。
方远盯着天花板上那盏蒙着灰的灯泡,钨丝早就烧黑了半边。前世的自己住惯了精装公寓,智能家居声控灯一喊就亮,哪像现在,拉个灯绳都得小心别拽断了。
五斗柜上摆着姐姐方瑶上次回来从学校带回来的搪瓷杯,印着“北京大学”的红字。
重生回来半个月,这破屋子他每晚都得重新适应一遍。看了会《大众电影》,方远迅速从被窝里伸出手,拽住灯绳轻轻一拉,屋子里漆黑一片。
好早就要睡觉了啊!但是方远他竟然觉得……这样很踏实。
爸妈还在、姐姐也在,家都在。
前世为了给自己偿还债务,爸妈咬着牙,把单位分的七十多平的房子卖了。
一辈子精致的母亲到老了开始在菜市场上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父亲怎么说都不愿意去体检,因为他害怕真查出什么毛病.....
姐姐呢,所托非人,婚后生活一地鸡毛,在四十多岁时候还是离婚了,独自带着孩子还硬要给自己支援.....
搞钱!搞钱!搞钱!
这个念头像魔咒一样在方远脑子里盘旋。
他得找门路,得快!厂里打杂是踏板,但真正的机会在那些即将躁动起来的民间市场里。
“青松!收音机你不是说能修好吗?!”
“小声点,小远都睡觉了,晚上我眼睛看不见零件,我明天带到厂里去修。”
“哼,肯定是找人修,然后来瞒我。”沈慧芝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