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 第138章 杨玉莹旋风

第138章 杨玉莹旋风(1/2)

目录

“近来香港乐坛,枯燥无趣,情歌不是哭天抢地,就是无病呻吟。套用邓先生的话说就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听得老夫耳朵都要起茧。

偶然在电台听到一首叫《后来》的新歌,演唱者是个叫杨玉莹的内地女仔,倒是让我眼前一亮,或者说,耳根一清。”

这天,香港的市民买到《明报》的时候,发现黄霑专栏里的这篇文章,叫做《一股清风杨玉莹》。

“坦白讲,专辑的另一首歌《初恋》就不太比得上国语的《后来》了,这位杨小姐的粤语,实在不敢恭维,吐字有乡音,一听就知是‘北姑’初学。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正是这份不标准的‘笨拙’,反而让她唱出了这首歌的精髓——那种少男少女初恋时,不知所措、小心翼翼的真挚感。

香港的女歌手,技巧够好了,好到每个字都打磨得光滑溜手,但也把那份最动人的青涩感,给磨没了。”

“她的声音,像是江南水乡清晨的薄雾,甜而不腻,清而不冷。”

“我主持的《今夜不设防》,向来喜欢请些有意思的人来聊天。这位杨小姐,若有日来港,不妨到我节目坐坐。

我很好奇,能唱出这般歌声的女仔,私下里是否也这般可爱?

当然,前提是她的经纪人放心,我黄霑虽然口没遮拦,但最懂得怜香惜玉啦!哈哈哈!”

除了黄霑,李碧华、林燕妮、董桥等著名评论家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夸赞杨玉莹,这股吹向香港的杨玉莹旋风,其力道和影响面,甚至超出了方远的预期。

最明显的信号,并非来自唱片销量榜,而是来自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香港电影。

不久后,一部那时候常见的流水线喜剧在拍摄后期,临时增加了一段戏。

戏中,主角为了追求一位女护士,在她面前拼命表现自己。当他笨拙地试图展现文艺气质时,特意拿出一盒磁带,对护士说:“阿敏啊,我知你钟意听歌,呢只系内地最红嘅玉女歌手杨玉莹嘅新歌,佢把声甜过糖水,你听下,包你中意!

虽然这只是一个几秒钟的过场戏,而且也不是什么票房高、有大牌明星的电影。

但当这部电影上映时,这个情节在内地电影圈和文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部香港电影....

重要的是香港电影,竟然主动提及并安利一位内地歌星!

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事情。这不再仅仅是唱片销量的问题,这标志着杨玉莹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流行的、正面的文化符号,开始渗入香港的日常娱乐生活。这种“反向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上一次达到如此高度的,还要追溯到李连杰的《少林寺》。

火成这样,自然也被有关方面注意到了。

一天,方远接到了一个来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