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举债复工(2/2)
李青禾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已勒紧了工坊和自家所有的开销。粮食减量,菜里不见油腥,夜校的灯油也省了又省。但每日那笔固定的利钱支出,依旧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催命般精准落下。
必须开辟新的财源,填补这个日益扩大的债窟!
李青禾将目光投向了工坊之外。她召来众人,声音嘶哑却清晰:“如今难关,需大家同心共渡。工坊要复工,军布不能停,但每日利钱亦不能断。我有三策,或可暂解燃眉。”
“其一,塘中所养鱼虾,原为自食,如今每日捕捞一些,由周娘子带人赶早市售卖,换得现钱。”
“其二,工坊后院所种菜蔬,晒制菜干,亦可换些微薄银钱。”
“其三,”她顿了顿,“我近日翻阅药书,后山所生几味草药,如今正是采收时节。可分出一小队人手,由我带领,采药炮制,送往药铺。”
卖鱼、卖菜干、采药!这些都是零碎进项,平日的工坊绝不会放在眼里,但此刻,每一文钱都至关重要。
无人反对。当下便分派下去:周娘子负责卖鱼,张寡妇负责晾晒菜干,李青禾亲自带着小树和两个细心的妇人,上山采药。
于是,每日天不亮,周娘子便带着鱼鲜赶赴集市;工坊后院挂满了晾晒的菜干;收工之后,李青禾便带着人钻入后山,辨认采集柴胡、地黄、益母草等常见药材,回来小心晾晒处理。
每日所得,不过几百文铜钱,与那日益增长的利钱相比,仍是入不敷出。但就是这三股细小的溪流,汇聚在一起,艰难地、一点一点地填塞着那巨大的债窟。
每日傍晚,印子钱的伙计准时到来,李青禾便将当日卖鱼、卖菜、卖药所得,再加上工坊挤出的每一个铜板,凑足利钱,默默交付。那伙计点数铜钱时冰冷的眼神,如同鞭子,抽在每个人的心上。
工棚内,织机声沉重而压抑。每个人都知道这声音背后,背负着怎样的重压。无人抱怨,只是更加拼命地干活,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只有早日出布,交付订单,才能真正摆脱这噩梦般的债务。
塘埂方向。暮色中,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望着工坊后院晾晒的菜干和草药,又望向集市归来的周娘子那疲惫的身影。浑浊的目光……最终落在工坊门口,那个正将一袋铜钱默默交给印子钱伙计的枯槁背影上。
枯槁的嘴唇……紧紧抿着。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身,消失在山道的方向。第二日,工坊门口,莫名多了一小捆品相极佳的罕见药材,价值远超平日所采。
李青禾看到那捆药材,深陷的眼窝波动了一下,默默收起,并未多言。
三股细流,依旧每日艰难汇流,对抗着那汹涌的债务狂潮。希望,在沉重的压力下,如同石缝中的草芽,顽强地——……寻——……找——……着——……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