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被休后,她守着破院种田求生 > 第211章 用工劵制

第211章 用工劵制(1/2)

目录

加征的三成粮税虽由李青禾一力垫付,暂时解了村落的燃眉之急,但随之而来的,是工坊账面上骤然增加的、一笔笔沉甸甸的“工债”。几乎家家户户都欠下了数额不等的粮食或银钱,需以来年劳力抵偿。如何记录、核算、兑现这庞大的预期劳务,成了摆在李青禾面前的新难题。

若只是口头约定,时日一长,难免记忆模糊,易生纠纷。若用工坊那本日渐繁杂的总账来记录每户零星累积的工日,又恐混乱不堪,难以管理。

李青禾枯槁的脸上再次浮现出思索的神情。深陷的眼窝扫过库房里那些之前用来记录工时的粗糙竹片,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念头。

她找来刘师傅,让他将坚实的毛竹劈成寸许长、一指宽的光滑竹片,每片顶端钻一小孔。然后,她亲自调了两种不易褪色的染料:一为朱红,一为靛蓝。

“以此竹筹为凭。”她召集张寡妇、周娘子等管事,拿起一片竹筹,嘶哑地解释道,“朱红筹,代表壮年男丁一日工,定其工值可抵粮三升,或折银钱三文。靛蓝筹,代表妇人或半大孩童一日工,定其工值抵粮二升,或折银钱二文。”

她顿了顿,继续道:“自明日起,凡有乡邻来工坊或棉田劳作,经管事核查工活达标后,当日便发放相应竹筹一枚。他们可自行保管竹筹。待来年秋后算总账时,凭此竹筹抵扣所欠税债。多退少补,一目了然。”

张寡妇等人听得眼睛发亮:“这法子好!清晰明白!他们干一天活,立马就能拿到个实在东西,心里踏实!咱们记账也方便,只需记下发放何种竹筹多少枚便可!”

“正是此理。”李青禾点头,“竹筹需编好序号,你我几人掌管发放,还需各自签名画押于账册,以防作伪。”

制度既定,便立刻施行。消息传开,原本因背负“工债”而心头沉甸甸的村民们,好奇之余,也莫名生出了一丝期待。那小小的竹筹,似乎将虚无缥缈的债务,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

第一日,便有十几户人家派了劳力前来工坊,或是搬运物料,或是协助整理火灾后的废墟,或是去棉田做些冬闲时的活计。

收工时分,张寡妇拿着账册和两袋分装好的竹筹,逐一核验工时。确认无误后,她高声唱名:

“王大山,壮工一日,朱红筹一枚!”

“赵家媳妇,妇工一日,靛蓝筹一枚!”

“李二狗家小子,半工一日,靛蓝筹一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