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桑苗银行(2/2)
当然,亦有谨慎者观望不前,担心其中有诈,或恐三年后工坊催逼。
李青禾并不强求。对于前来申领者,她亲自或派可靠之人核实其确有适合种植的坡地荒地,并非欺诈之辈,便与之订立详细契约,写明桑苗数量、栽种地点、还叶期限、折价方式(按当年市价),双方签字画押,然后便让人将百株桑苗如数点付。
领到桑苗的人们,如同领到了开启宝山的钥匙,欢天喜地而去,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家此前无力开垦或利用的荒坡、沟畔、宅旁空地,依照工坊指点的法子,挖坑、施肥、栽苗、浇水。
一传十,十传百。信任在实实在在的桑苗面前逐渐建立起来。申领者越来越多,工坊培育的万株桑苗,竟很快被赊销一空!
于是,原本荒芜的山坡上、沟渠边、村舍旁,一株株桑树被栽下。春风一年又一年地吹过,这些得到精心照料的桑树茁壮成长,原本裸露的黄土荒坡,渐渐被点点新绿覆盖,继而连成一片,扩大成块。
三年时光流转,当初的桑苗已蔚然成林。又是一年春季,桑叶肥嫩,绿意盎然。远远望去,东塘村周遭的坡地之上,已是绿浪翻滚,层层叠叠,与山下的棉田、水塘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第一批赊购桑苗的农户,已开始依照契约,将收获的桑叶称重,按照市价折算出价值,将其中二成,或送至工坊,或由工坊派人收取,用以抵扣当年的苗款。
工坊因此获得了稳定且优质的桑叶来源,成本远低于自行种植管理。农户们则拥有了自己的桑园,有了养蚕缫丝的稳固基础,生活肉眼可见地改善。更别提那大片荒坡披上绿装,水土得以保持,环境为之改善。
一座无形的、却真实惠及双方的“桑苗银行”,就这样成功地运转了起来。
塘埂方向。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坡已是绿浪千重。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于高处。浑浊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桑林,又望向工坊方向那依旧繁忙的苗圃。
枯槁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一个低哑的、仿佛也带着桑叶沙沙声响的声响,缓缓地吐出:
“……苗——……”声音顿了顿,似在计算这万株苗带来的长远变化。“…——赊——…”“…——绿——…”下颌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对绿色银行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深沉认知,向下一点。“…——实——!”
“苗赊绿实——!!!”
声音落下。他身影融入漫山遍野的绿色之中。李青禾站在工坊院中,望着绿浪起伏的远山,手中是一份新签订的桑苗赊销契约。产业的根基,已然在——……荒——……野——……之——……上——……扎——……根——……延——……伸——……,……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