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被休后,她守着破院种田求生 > 第303章 富贾延师

第303章 富贾延师(1/2)

目录

陈大柱出殡的风波,如同冬日田埂上最后一片枯叶,被寒风卷走,未在东塘工坊留下丝毫痕迹。李青禾的日子,依旧围绕着田亩、工坊、夜校那清亮的灯火,以及那幅日益增补、朱墨愈发繁密的《万里薯图》展开。她的名声,也随着薯种的推广、薯粉的畅销、以及那乌木腰牌震慑税吏、护卫薯种入山的事迹,越传越远,越传越神,早已超越了源水县,乃至江南道的范畴。

这一日,工坊迎来了一位非同寻常的访客。来人身着簇新绸缎长衫,手指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身后跟着两名捧着礼盒的随从,气度不凡,乃是源水县城乃至府城都排得上号的富贾——城东赵员外。赵员外家财万贯,田产遍布数县,尤以在江北购置的大片庄园闻名。

赵员外未曾摆什么架子,对着迎出来的周娘子等人也是客客气气,直言求见李青禾李女史。他被引至工坊那间兼作议事、夜校的堂屋,李青禾正与钱周氏核对新一批送往北边州府的薯种清单。

“李女史,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赵员外拱手笑道,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屋内简朴甚至堪称寒酸的陈设,最后落在李青禾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棉袄和深陷的眼窝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但态度依旧恭敬。

李青禾放下手中的清单,微微颔首还礼,嘶哑道:“赵员外远来,有何见教?”

赵员外也未多绕弯子,开门见山道:“赵某在江北有庄园数顷,土地肥沃,然管事之人不得法,产出始终不尽人意。听闻女史乃农事泰斗,于选种、施肥、田间管护乃至新种推广,皆有鬼神莫测之能。赵某今日特来,是想延请女史,屈就为我赵家庄园之总农师!”

他顿了顿,示意随从将礼盒打开,里面是白花花的银锭,晃得人眼花。

“年俸,这个数。”赵员外伸出五根手指,语气带着笃定的诱惑,“五十两雪花银!平日只需在庄内指点一二,定下章程,无需亲自下田劳作。一应起居用度,皆按府城上等规矩供给,绝不敢怠慢。若女史还有他求,但讲无妨,赵某无不应允。”

城东赵员外聘为农师,年俸五十两。

五十两!还是年俸!周娘子在一旁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几乎是如今整个东塘工坊大半年的纯利!而且无需再日日辛劳,风吹日晒,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富贵!她忍不住看向李青禾,心中又是羡慕又是紧张。

屋内其他几个正在整理农具的妇人也停下了动作,屏息望着李青禾。五十两白银,对她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而言,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赵员外自信满满地等待着。他相信,如此优厚的条件,足以打动任何人。更何况对方虽有个“女史”头衔,终究是个妇人,常年在这乡下地方操劳,岂有不向往富贵安逸之理?

李青禾的目光,却并未在那耀眼的银锭上停留片刻。她深陷的眼窝里,依旧是无波的古井。她缓缓抬起手,并非去接那银锭,而是指向窗外。

窗外,是工坊后院那片在冬日里略显萧瑟,却依旧被精心照料的试验田。枯萎的薯藤尚未完全清理,越冬的油菜苗在草帘下探出些许绿意,更远处,是村学屋顶上飘扬的、由官袍裁就的“肥、水、种、保”幡旗,以及隐隐传来的孩童诵读《农政要略》的稚嫩声音。

“员外美意,心领。”李青禾嘶哑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只是,青禾离不开此地。”

赵员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旋即又道:“女史是舍不得这工坊?无妨,女史可举荐得力之人打理,赵某亦可出资襄助。或者,女史只需每季去江北庄园巡视一两月便可,俸禄照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