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晨光里的新程(2/2)
“歇会儿吧。”汉子递来块粗布帕子,“这活儿看着简单,干起来累人。想当年玄老来帮着割稻,比你还生涩,割破了手都不吭声,硬是跟着我们割完了半亩地。”
陈默接过帕子擦了擦汗,笑了笑:“玄老倒是从没在笔记里提过这些。”
“他啊,总把苦差事藏着掖着,净写些风花雪月的。”汉子往田埂上一坐,卷了支烟,“那年村里闹蝗灾,他带着守陵人连夜扎稻草人,又背着药粉往地里撒,三天三夜没合眼,最后累得在田埂上就睡着了,怀里还揣着没撒完的药粉包。”
苏清月不知何时也来了,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水壶和刚蒸的玉米饼。“老族长说你们准饿了。”她把玉米饼递过来,热气腾腾的,带着玉米的甜香,“刚在村里听大婶说,玄老当年为了教大家新的育种法子,特意去县城的农技站学了半个月,回来时晒得跟黑炭似的,还被石老笑了好久。”
陈默咬了口玉米饼,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看着远处正在脱粒的谷场,机器轰鸣着,金黄的稻壳像雪花般扬起,落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几个孩子在谷堆旁追逐打闹,抓起稻壳往对方身上撒,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玄老留下的,不只是骨器和地图啊。”陈默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骨笛,笛身的温度恰好,像带着人的体温,“他把守护的法子,藏在了割稻的姿势里,藏在了育种的学问里,藏在这些年复一年的烟火气里。”
灰棱突然对着谷场的方向低吼一声,耳朵警惕地竖起。众人顺着它的目光看去,只见两个陌生的身影正站在谷场边缘,穿着不合时宜的黑色风衣,正拿着望远镜往这边看,其中一人的手还揣在怀里,不知握着什么。
汉子皱起眉头:“那俩人看着面生得很,不是咱村的,也不像来收粮的贩子。”
陈默的心沉了一下,骨笛在怀里微微发烫,是危险的信号。他不动声色地把苏清月往身后拉了拉,对灰棱使了个眼色。小家伙立刻会意,装作追逐蝴蝶的样子,慢慢朝着那两人的方向靠近,额间的晶石在阳光下闪着不易察觉的光。
“别慌。”陈默低声说,声音平稳,“先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苏清月悄悄从竹篮底下摸出把骨制的小刀——是石老给她防身用的,刃口锋利,泛着冷光。“要不要通知村里的人?”
“先不用,”陈默摇摇头,“别打草惊蛇。”
那两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收起望远镜,转身就往村外走,步履匆匆,背影透着一股仓促。灰棱想追上去,被陈默用眼神制止了。
“他们走了?”疯和尚挠挠头,刚啃了一半的玉米饼还叼在嘴里,“看着怪怪的,不像好人。”
陈默望着两人消失的方向,眉头紧锁。他有种预感,这两人的出现,绝不会是偶然。或许,平静的日子要被打破了,那些藏在暗处的威胁,终究还是找来了。
阳光依旧明媚,稻穗依旧金黄,但陈默知道,从这一刻起,新的征程,已经带着风雨的气息,悄然拉开了序幕。他握紧腰间的骨笛,掌心沁出了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