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符针问骨 > 第五十章 定策凉州

第五十章 定策凉州(2/2)

目录

良久,楚潇潇沉声开口,“王爷,可以请魏铭臻将军和喻茂行军使过来了…”

李宪会意,立刻命门外守卫去请人。

不一会儿,魏铭臻和喻茂行神色沉重,脚步飞快地走入草料房。

在见到楚潇潇手中银针上那抹深蓝色光泽和李宪脸上凝重冰冷的表情后,心知必有重大发现。

二人不敢怠慢,立即上前行礼,“王爷,楚大人…”

刚张开嘴,便被李宪打断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套虚礼。”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楚潇潇将银针递在两人眼前,将今日验尸的结果,尤其是死者为斥候的身份,还有体内发现“龟兹断肠草”毒的发现,简明扼要地告知了二人。

魏铭臻面色铁青,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难怪进门时王爷的面色如此难看,而且房间内气氛压抑,让人有些喘不上气,竟是因为这个。

朝廷命官被隶属于西北边军的斥候刺杀,无论这个斥候是旧部还是名义上划归左威卫的,若此事传扬出去,足以引发朝野震动。

喻茂行亦是震惊不已,瞳孔猛然放大,玉门军与左威卫虽非同支,但毕竟同属边军,此事令他感到唇亡齿寒。

凉州卫的精锐斥候能被左威卫轻易划在自己麾下,日后难免玉门军不会重蹈覆辙。

“凉州大营,如今早已是龙潭虎穴,却也是我们必须去的地方…”楚潇潇经过刚刚的验尸,身体和精气神消耗都十分巨大,此刻有些虚弱,但话中仍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彻底寻找到这些毒草的来源,无论是‘龟兹断肠草’还是那日在‘野狼坳’中发现的毒草,进而彻底查明这些斥候是如何被操控的,最后顺藤摸瓜,找到隐藏在幕后的那个人。”

李宪接过话茬,“不错,但我们此行势必要直面郭荣,还需周密安排才好,万万不可贸然行事。”

楚潇潇点头,以示赞同,转头看向魏铭臻和喻茂行,神情严肃道:

“魏将军,你熟悉京城和西北军务之间的关节所在,且现在执掌凉州折冲府,量他郭荣手眼通天,也断然不敢插手府兵之事,而喻军使麾下玉门军乃外力,可策应我们在凉州大营的行动。三日后,我们前往凉州大营…”

李宪看着楚潇潇,眼神中露出一抹柔色,紧接着说道:

“楚大人既然已经定下了初步行动的方向,那我们接下来必须要商议一个稳妥之策,郭荣此人在西北十年,谁也不知道他的根基究竟有多深,还是稳妥一些为妙。”

“但听王爷和大人吩咐!”魏铭臻和喻茂行对视一眼,双双抱拳行礼,肃然应道。

对于楚潇潇的安排,二人皆是发自内心深感其考虑周全。

决心已下,凛风将至。

草料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人坚定的面容,每个人心中都知道,通往凉州的路,注定是荆棘满地,步步杀机。

……

山丹马场的夜色来的要比周围的村子快一些。

眨眼间,天色已是如墨色一般漆黑。

空中星辰点点闪烁,山丹一片寂静,唯有西侧的一间草料房内,烛火跳跃,四个人影在窗户纸上不停地摇曳。

房内,气氛凝重到了冰点。

验尸台上那具斥候的尸体已被重新盖上了白布,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却丝毫未减。

楚潇潇,李宪,魏铭臻,喻茂行四人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

桌上一盏昏暗的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投在后面的堆满干草的墙壁上。

每个人的气息都十分沉重,面色铁青,心中都在思索着该如何前往凉州大营,既要保证案件能顺利的探查,还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魏铭臻带来的金吾卫精锐已损失大半,折冲府兵几乎折损殆尽,现在手上可用的仅有喻茂行的玉门军。

可玉门军与左威卫本就分属两支,带着玉门军前往,难免郭荣狗急跳墙,几千人的军队放在他十万大军的凉州大营内,简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短暂的沉寂之后,楚潇潇的目光首先看向了喻茂行。

此刻这位玉门军军使面色沉毅,也是他们此刻所能依仗的最为直接有力的外部力量,而且对凉州本地的情形更为熟悉。

“喻军使…”楚潇潇果断开口,声音还是有些虚弱,伤后本就没有休息多长时日,今日又在这些尸体上整整一天,难免有些吃不消。

但她还是强撑着自己的身体,思路清晰,谈吐稳定。

“你久在西北,统帅玉门军也近十年光阴,自然对凉州大营熟悉一些,不知对左威卫在营中的情形,又了解多少,还请详述,这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至关重要,还请不厌其烦,具体言明。”

“大人客气,这是末将职责份内之事。”喻茂行抱了抱拳,神色恭敬。

来之前,肃州刺史曾泰确有严令,令其在凉州的一切行动听从这位钦差勘验使之命。

更何况,从“野狼坳”那场鏖战中,楚潇潇虽为女子,却比寻常男子更要坚毅果敢,令他这位边军主将心生敬意。

“回大人,凉州大营位于凉州城西北三十里处,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屯驻重兵之所…”

他略作沉吟,细细回想了一下,才缓缓道:“原为凉州卫根本所在,自十年前左威卫大将军郭荣郭将军来此,并获准节制部分凉州卫军务后,左威卫的中军主力,在十年间陆陆续续进驻凉州大营,现在已有一大半了…”

“那原先的凉州卫呢?”李宪皱着眉头,显然对于郭荣这番安排存疑。

喻茂行回应道:“回王爷的话,郭大将军至此的第一时间,便以虎符调走了原先楚都督麾下最精锐的赤水军,令其驻扎在张掖西南一百二十里的位置…”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张掖守捉田翰文又是郭荣曾经的老部下,对赤水军实行严密监视,赤水军的一切动向,郭荣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李宪皱了皱眉,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再说楚都督当年在凉州卫的三个精锐营,斥候营划归左威卫麾下,有夏官的文书,他人也不敢有任何异议,而陌刀营则被调往了大斗拔谷附近,至于弓弩营,则一直留在大营之中…”

喻茂行端起茶盏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

“现在的凉州大营,可谓是两卫混杂,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凉州卫现任都督种远将军虽为大营主帅,但谁都清楚,真正握有实权,说一不二的,是在凉州城里的郭大将军。”

说着,他面露难色,重重叹了口气,“王爷,楚大人,恕末将直言,左威卫的兵将装备精良,气焰颇盛,凉州卫的兵将…身处其中难免受到排挤,尤其是原本楚都督手下的三大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调出大营驻扎在战场前端,尤其在斥候营划走之后,更是如此。”

楚潇潇的脸上更加沉凝,赤水军是父亲一手组建起来的,可以说对父亲忠心耿耿,更是父亲赖以仰仗的核心力量。

而斥候营,陌刀营和弓弩营则是父亲从营州调来凉州时带着的亲兵,现在也被郭荣分散集中管理。

此举,无异于将凉州卫从内部分化,让其首尾不能相顾,这样一来,边关战事一开,父亲的几大精锐主力便全部处于战场的最前沿。

用心何其毒辣,简直是狼子野心。

李宪看到了楚潇潇脸上的异样,用手肘碰了她一下,缓缓摇了摇头,接着问道:“那营内兵力部署如何?”

他现在需要尽可能了解对方的力量。

“左威卫在营内常驻兵力一般为八千到一万二不等,皆是能征善战的老兵…其中骑兵约两千,刀兵营、枪兵营、弓弩营各占其一。”

喻茂行答道:“此外,就是被划拨过去的原凉州卫斥候营,人数约五百,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擅长侦察、渗透、突袭。”

而后眼神一暗,惋惜道:“至于凉州卫本部人马,在营内尚有兵力约不到三千,还多为屯田、守城之兵,战力与左威卫不可同日而语。”

“那种都督就没有一点动作?”李宪有些疑惑,种远作为朝廷镇守西北的凉州卫大都督,怎会对此放任不管。

哪知喻茂行更是叹息许久,这才说道:“种将军为人刚正不阿,清廉节俭,治军极严,但也爱兵如子,他不愿看到凉州卫的兵士们在营中受排挤,便应了郭荣的提议,将大部分作战力量调出大营,分散在各处…”

说到这里,喻茂行也是颇为种远打抱不平,“可惜种将军来此时间尚短,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全楚都督当年的旧部,他…也很难啊!”

楚潇潇微微点头,这与她之前的猜测相符,郭荣在凉州大营内掌握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根本不担心凉州卫会有任何动作。

“营内的将领呢?除了郭荣,左威卫还有哪些关键人物?”

喻茂行想了想,缓缓说道:“左威卫副将名叫韩猛,是郭荣的心腹爱将,性情彪悍,作战勇猛,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但其对郭荣的命令无论对错,一概执行,唯命是从…”

楚潇潇和李宪对视了一眼,这一点,两人也想到了。

郭荣要行不轨之举,没有帮手怎么能行,而这个副将韩猛极有可能便是郭荣做这些事情时最大的支持者,甚至有可能是执行者。

喻茂行没有看到楚潇潇和李宪脸上表情的微妙变化,接着介绍着情况。

“另有几位中郎将、郎将,也大多是郭荣提拔起来的,所以,营内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左威卫说了算。”

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峻,郭荣在凉州几乎就是一手遮天。

楚潇潇沉吟片刻,又问道:“那凉州刺史元振威大人可曾对郭荣此举有过反对?”

喻茂行言道:“元大人…他是刺史不假,但他没有办法将手伸到凉州大营中啊,地方行政长官是无权插手军务的,纵然对郭荣心有不满,也无济于事。”

李宪这时接过话,问道:“那元振威此人平日里如何?依你之见,我们进入凉州,元大人是会相助,还是会置身事外,甚至…倒向郭荣?”

喻茂行眉头蹙起,谨慎地回答:“这个…末将不敢断言,元大人平日里末将接触不多,也是曾听曾大人说起过,元大人将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的立场,曾大人也捉摸不透…”

“哦?此话怎讲?”楚潇潇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喻茂行微眯着双眼,似乎在回想曾泰之前和他说过这样一件事:“元大人久居官场,深谙为官之道,加之与军务并无直接关联,所以,若无确凿证据,他恐怕不会轻易开罪郭大将军。”

说到这里,楚潇潇心中大体已了然,郭荣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但其手上的十万大军,又非自己这几千人可以抗衡的。

所以,见到郭荣后如何做,这便成了眼下最为主要的问题。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言的魏铭臻开口了。

他眉头紧锁,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忧虑:“王爷,楚大人,喻军使,末将有几处疑虑,不吐不快了。”

“魏将军请讲…”楚潇潇看着他,想到狄仁杰临行前的托付,要用好此人,或许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况且他从洛阳骸骨案时便一路随行,对整个案件的脉络十分清楚,又是太子指派的人,他的意见自然很重要。

“首先,我们此番前去,是以查办‘洛阳骸骨案’和‘野狼坳遇袭案’为由,但若直接质问郭大将军关于斥候参与刺杀一事,是否会打草惊蛇,加深他的警觉甚至是敌意…”

魏铭臻皱着眉,沉声道:“若他矢口否认,甚至是反咬一口,我们当如何应对,毕竟,那具尸体上的烙印,他可以直接告知是治军不严,斥候营中出现了这样的贼人,与他无关,再或者借着这个缘由,清理原来楚都督麾下众军,对我们而言,岂非是更大的损失?”

他顿了顿,接着道:“其次,凉州大营的水如今深不见底,我们即便已知郭荣能调动斥候刺杀之事,但谁又能保证大营之内没有埋伏更多的杀手,我们贸然进入,岂不是自投罗网,当真死在大营中,怎么说,便是他的事情了,完全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搪塞朝廷。”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倘若凉州大营内,从郭荣到瀣一气,我们进去调查,他们必然层层设阻,统一口径…”

魏铭臻的目光扫过三人,皱眉道:“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对此间情形丝毫不了解,如何能查到真凭实据,恐怕最终只能是空手而归,甚至…一旦郭荣有异心,被他找个借口扣下,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魏铭臻提出的三个疑问确实是眼下最为现实且尖锐的问题,直指此次行动的风险和可能面临的困境。

草料房内再次陷入了沉寂,只有桌上的烛火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李宪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魏铭臻的担忧不无道理。

郭荣在凉州经营多年,树大根深,若铁了心要掩盖真相,就凭他们这几个人进去,简直就是泥流入海,难有作为,反而自己会陷入一种极度危险的地步。

楚潇潇没有立刻回答,她缓缓站起身来,在李宪的搀扶下缓慢踱步,脑中飞速思考。

魏铭臻的疑虑,她自然也都想过。但真相已经是临门一脚,就此退缩,对于她而言,绝无可能。

“魏将军所虑,确是实情…”楚潇潇停下脚步,看向魏铭臻和喻茂行,“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莽撞…此行目的,并非要当场擒拿郭荣,既不现实,也非我等这寥寥数千人能做到的…我们的目的,是探查左威卫的虚实,寻找郭荣的破绽,搜集证据。”

她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郭荣权势再大,也不可能将凉州大营打造成铁板一块…按喻军使方才所言,左威卫与凉州卫之间必有嫌隙,那些被用毒药控制的斥候,他们难道就心甘情愿赴死?”

李宪缓缓点点头,对此言极为肯定,“我觉得潇潇说的没错,郭荣能力再大,他如何能堵塞悠悠众人之口,况且凉州卫被郭荣这样折腾一番,心生不满之人大有人在。”

“对,王爷所言深知我心,只要我们策略得当,总能找到突破口。”楚潇潇看着李宪,第一次从心里由衷露出了一个笑容。

“那依潇潇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李宪见楚潇潇主动冲自己笑了,也是难掩心中的激动,连忙问道。

楚潇潇低头思索片刻后,道:“王爷莫急,我想了想,不如设定两套方案,视情况选用或二者结合使用…”

李宪饶有兴致地看着她,魏铭臻和喻茂行也站了起来,都想听一听这位勘验使的高见。

“其一,进入大营直接明查,以王爷和本使奉旨查案的名义,通过金吾卫直接知会凉州卫都督种远和左威卫大将军郭荣…”

她有条不紊地说着,“明面上,我们只提‘军马走私案’,从洛河骸骨上发现的突厥密文——‘凉州马场,三十俊驹’入手,要求凉州大营协助调查,尤其是关于可能流落民间的制式刀枪以及边境人员流动情况,借此观察郭荣的反应,试探其口风。”

李宪忍不住鼓掌称贺,“好,这个办法好,本王忽然想到,我们可以要求查看军籍档案,重点就是斥候营,看他们如何应对。”

魏铭臻此刻也反应过来了,眼中精光大作,“王爷的意思是…如果他们放任我们查,便能在军籍中找到相应的人,从而确定杀手就是来源于大营,若他们阻拦,则从侧面证明了其内心有鬼,更能逼他们露出马脚。”

“不错…”李宪一拍桌子,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好像现在已经证据确凿一般。

看着李宪这幅样子,楚潇潇并未有多余的表情,依旧冷清。

“其二,利用王爷的身份,在合适的场合,给他施加压力,可以在不经意间透露朝廷对西北军务的‘关注’,尤其是透露出一点皇帝怀疑某些将领拥兵自重的‘风声’…”

“此计甚妙!”李宪又是在第一时间明晰了楚潇潇的心思,“本王代天牧狩,所到之处自然代表着皇帝的意思,郭荣纵然心有不甘,也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本王怎样,否则,天威降临,不是他能承受的。”

“王爷言之有理。”楚潇潇缓缓道:“此举主要在于给他施加压力,既然这汪水有点浑,我们就给他搅得更浑一些,让他不能轻举妄动,也让内部心怀异志的将领们主动投靠,料他郭荣拿我们也没有办法。”

随后她看向喻茂行:“喻军使,你的玉门军就不必进入大营,以免引起敌人的警觉,可在营外十里处择地扎营,以为声援。若营内有变,你便可依据形势,持本使官告,包围凉州大营,并迅速通告曾大人和凉州刺史元大人,届时,郭荣再有本领,也别想脱身。”

最后,她看向魏铭臻:“魏将军,你的身份特殊,由你陪同王爷与本使入营,最为合适。”

魏铭臻抱了抱拳,“末将悉听安排。”

楚潇潇颔首,“你的任务…主要是留意营内布防,我们得摸清里面的情况,才好与喻军使沟通下一步动作。”

楚潇潇的安排条理清晰,既有明面上的查案步骤,也有暗地里的谋划和外部策应,考虑到了此番前往凉州大营的各种可能性。

魏铭臻仔细听完,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楚大人思虑周详…如此安排,确比贸然硬闯稳妥得多…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护王爷与大人周全。”

喻茂行也抱拳道:“末将领命…玉门军必做好接应准备…”

李宪见计划初定,心中稍安,也表态道:“好…好好…那便依此计行事…本王倒要看看,那郭荣是何等人物,胆敢在西北如此肆意妄为。”

“报……”

就在几人刚刚将大致的方针初定,准备商议一些细枝末节之处时,草料房外忽然传来兵士一声急呼。

几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顿感不妙。

喻茂行急忙打开房门,只见一名玉门军兵士快速跑来,单膝跪地:

“启禀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是从神都洛阳而来,有十万火急之事,要求立刻面见都畿道刑名勘验使楚大人。”

神都洛阳而来?

十万火急?

楚潇潇、李宪心中同时一凛,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这个节骨眼上,从洛阳来的消息,会是什么?

狄阁老的指示?

太子的密信?

还是…又出现了什么新的变故?

“带他到官署大堂…”楚潇潇沉声下令,心中却隐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本章万字大章,作为第一天上架的更新,以后每天老猿都会更新一个万字大章,主要是让宝子们看的爽,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