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安全抵达(2/2)
基于此,楚潇潇淡淡开口,声音一如平常:“沈校尉,快请坐…今日劳你前来,主要是为核实一些与案情可能相关的情况。”
沈括依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上身挺拔如松,双手平放在膝上,标准的军人坐姿。
他微微垂眸,避开与楚潇潇和李宪的直接对视,声音低沉却很清晰:“末将奉命前来,定当知无不言,还请大人询问便是。”
楚潇潇点点头,开始进入正题。
“沈校尉,前锋营今日上报,其所属骑兵军马,在过去一年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折损,约三十余匹…”
她一边说着,一边观察那两名亲兵的反应。
果然在听到“前锋营上报了军马意外死亡”这个消息后,眼神中闪过一抹厉色,想来是郭荣临行前特意交代过,让其二人来此找到是谁说漏了嘴。
不过,楚潇潇自然不会蠢到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前锋营校尉武威侗吐露出来,明显是故意为之。
因此,坐在一旁的李宪瞳孔中只是诧异了一下,旋即便明白了她的用意——敲山震虎,引蛇出洞,让他们自己乱了阵脚,露出一些狐狸尾巴,自己才能守株待兔,坐收渔翁之利。
“沈校尉身为斥候营统帅,你的斥候营常年巡弋边境,活动范围广,信息灵通,依你之见,在过去相应时间段内,边境一线,尤其是毗邻山丹军马场,营田署草场供给区域的方位,可曾发现突厥、吐蕃,或是西域其他部落、马匪,有小股人马异常渗透、活动的迹象?”
她刻意将范围扩大,不局限于突厥,也将可能使用非常规手段的西域势力囊括进来。
同时还点明了“山丹军马场及营田署草场的对应区域”,这带来的明显意味便是……我只想知道这些毒草是哪里来的,对于凉州其他的事情并不关心,对于郭荣,也不感兴趣。
沈括略微沉吟,随后回答道:“回楚大人的话,过去一年,边境的确不是很太平…突厥乙注车鼻可汗麾下各部,为争夺草场、劫掠物资,小股游骑袭扰边境州县、哨所之事,时有发生…”
他顿了顿,又接着道:“至于大人所说的吐蕃方面,虽与我朝大体相安,但其境内部落繁杂,亦有零星越境劫掠商队之事…不过这些大多都在河西军的范围内,凉州大营这边倒是没有听闻…而西域方向,商路之上马匪活动近年亦有所增加,亦不过一些乌合之众,不必理会…”
他先是将自己掌握的边境情况做了一个简单概括,随即话锋一转,“然而…根据末将的斥候营多次侦察与各队回禀的线索来看,上述袭扰活动,多集中于商路沿线、边境屯军据点或富庶村落…其目的很明确,多为抢夺财物、粮食、牲畜,其行动模式也以快速突袭、掳掠即走为主…”
他的回答十分严谨,完全基于斥候营的指责范围和已掌握的情报,没有任何个人主观臆断,也没有遗漏关键信息。
“末将在凉州近十年,前几年还有些突厥袭扰马场、草料场、粮仓的情况,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未接到任何情报,显示有其中一方,曾针对我军马场,或特定军营的马匹,进行过有预谋的破坏行动…而山丹军马场周边五十里范围内,步兵营和凉州卫都有定期巡查,亦未发现可疑人员长期潜伏或是投递毒草之类的痕迹,还望大人明察,还我边军一个清白。”
李宪一直低着头,但眼睛却抬着观察那两名亲兵。
只见两人听得仔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显然沈括的回答在他们看来是“安全”的。
楚潇潇并不意外,仿佛早已知晓是这种回答,但沈括话中的言外之意却被她捕捉到…吐蕃只在河西军的辖地内活动,而马匪也只为钱财,这样一来,可能与这些事产生关联的,便只剩下突厥,但突厥也仅仅是犯边袭掠,并未深入到凉州大营这种靠近凉州城的位置。
她随后追问,语气也不由得加重了几分:“也就是说,沈校尉认为,前锋营军马的异常折损,与外部敌对势力的直接袭击或破坏,关联可能性不大?”
沈括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楚潇潇,坦然道:“回大人,仅凭目前末将所掌握的各类情报来看,确实无法建立起直接关联…边境袭扰与军马异常损耗,在时间、地点、手段上,均未发现明确的对应线索。”
这个回答,将皮球又踢了回来,暗示问题可能出在内部。
那两名亲兵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但依旧沉默。
很明显,这个回答中规中矩,虽然隐含一些意思,但却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沈括直说凉州内部出了问题。
李宪在一旁听着,有些心急,忍不住插话道:“那你们斥候营自己的马匹呢?你们出门探查敌情,不能走着去吧…可有出现过类似前锋营那样,不明原因的消瘦,萎靡不振,不吃食,甚至暴毙的情况?”
他这个问题问得更加直接明朗,试图从中寻找到共性。
闻言,沈括微微侧身转向李宪,抱了抱拳,“回王爷,斥候营的军马损耗,主要源于长途奔袭侦察、边地恶劣气候,或者是在探查过程中意外遇到突厥的军队,双方短兵相接情况下,难免产生些折损,这也是正常情况…”
他停顿片刻,眉头皱着,仔细回想斥候营这一年内发生的事情,“至于误食毒草这个情况…嗯…确有几例因误食从而导致马匹不适甚至死亡,但经随军马医勘验,所中之毒多为本地常见种类,症状与前锋营所报之‘不明原因’的持续性消瘦不进食,浑身萎靡有所不同,且并未形成规模性异常…”
“沈校尉此言当真?”李宪这时才将头抬起来,目光死死盯着沈括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一字一句地问道。
“王爷,关于末将所说损耗情况,营中均有详实记录,且每月末将亦会誊抄一份送至大营军曹处备份,您和楚大人可随时查验…若有半句不符,末将甘愿受军法从事。”
他猛地站起身,恭敬地给寿春王鞠了一躬,抱拳行礼,话语言简意赅,直言军中有非常详细的记录,而且斥候营不怕查。
而楚潇潇却在此时听出些不太一样的内容,记录自己留了一份,给郭荣送去一份,沈括作为自己父亲的旧部和心腹干将,自然不会有所隐瞒,可自己在卷宗中却未发现有丝毫的异常情况,更别提什么军马折损的记录,更是没有只言片语。
她坐在那里缓缓点着头,心中已如明镜似的,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那日核验卷宗,乃是郭荣授意韩猛前去从军曹处将一应卷宗备齐,从中查不到一丁点的痕迹,只能说明,郭荣命人篡改了记录,让自己无从下手。
而至于郭荣…他对此事是否知情,现有的证据仍不足以表明这一点,但韩猛是绝对脱不了干系,他身为副将,而郭荣又长时间不在大营中,这些事情,若要做手脚,必然不会脱离韩猛的视线。
想到这里,楚潇潇知道自己不能再吻下去了,一旦问得再多一些,只怕沈括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破绽,而自己也不能在郭荣的亲兵面前显露自己掌握更多的线索。
她扭头看了一眼李宪,李宪当即明白什么意思,缓缓点了点头,同意了她的想法。
接着,她抬了抬手,语气再度缓和下来,声音也小了很多,略作疲惫的姿态,将头靠在手背上,淡淡说道:
“多谢沈校尉据实相告,本使基本上了解了一些情况,今日问询的人数和时辰都较长,本使有些身体不适,就暂且到此吧,还请沈校尉在府中稍稍休息几日,以备后续可能还需咨询。”
旋即,她对着侍立在门口的魏铭臻说道:“魏将军,叫几个人带沈校尉及这二位去西厢客房休息,一定要‘好生款待’,不得有所怠慢。”
她故意将“好生款待”这几个字咬的重了些,魏铭臻当即会意,转身拉开厅门走了出去。
随后,两名金吾卫进来行了一个礼,走到沈括面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军,请随我来…”
沈括站起身,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模样,抱拳行礼:“那末将先行告退,楚大人好生休息。”
话音刚落,便在那两名亲兵一左一右的“护送”下,跟着金吾卫离开了偏厅。
望着沈括消失在门外的背影,以及那两名如同影子般紧随其后的亲兵,李宪脸上的愁容再也掩饰不住。
他挥手让魏铭臻也暂且退下,待到偏厅内只剩下他和楚潇潇两人时,他才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忧虑:
“潇潇,怎么办?你也看到了…那两条郭荣的‘狗’盯得那么紧,我们别说单独和沈括说几句话,就是递个眼神的机会都没有…他明明知道内情,却一个字也不敢多说,这样下去,我们怎么查?难道就这么干耗着?”
楚潇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缓缓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色,刺史府内悬挂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沈括被带往西厢,那两名亲兵必然会如同门神一样守在外面,甚至可能就在房内监视。所有的沟通渠道都被堵死了。
时间紧迫,他们不能无限期地“咨询”下去,郭荣那边也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
此刻必须行险招!
她赫然转身,目光变得犀利起来,快步走到李宪身边,示意他再靠近些。
李宪疑惑地凑过耳朵。
楚潇潇以极低的声音,语速很快,在他耳边清晰地说了几句话。
李宪初时听得一愣,似乎没反应过来。
但随即,他的瞳孔猛地收缩,脸上露出极度震惊的神色,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猛地扭过头,瞪大了眼睛看着楚潇潇,嘴唇动了动,“你确定要这样做?”
楚潇潇的眼神坚定,语气也愈发的肯定,“眼下,我们只能这样做,或许还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