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获取密信(2/2)
其中一名年纪稍长,脸颊上有一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粗壮汉子抬起头,他似乎是这几个人的领头者,用蹩脚的汉话回答道。
“我们是尊贵的莫贺咄可汗麾下使者,我叫阿史德·骨啜,是这次交易的负责人…”他指了指旁边的人,“他们是我的副手,与郭荣大将军交易,乃是为了购买兵刃,壮大我部实力,保卫我们的牧场和族人…”
“莫贺咄可汗?”楚潇潇眉头一紧,这个名字…好像是当年父亲在碎叶城最后一战中遇到的那个突厥将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攥紧了双拳。
李宪注意到楚潇潇这一反应,当下便想到了那日沈括所说的军中秘闻,眉头不由得一挑,身体微微前倾,“据本王所知,突厥如今名义上的大可汗,乃是驻跸牙于都斤山的乙注车鼻可汗,你们这莫贺咄可汗,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莫非是自封的?”
那突厥使者骨啜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被羞辱的愤懑,他的神情有些激动,脖子上的青筋都凸了起来:
“乙注车鼻?哼…他不过是个卑鄙的篡位者…老可汗去见长生天之后,按照我们草原的传统和老可汗的遗愿,理应是由英勇善战,深受各部爱戴的莫贺咄特勤继承汗位,是乙注车鼻这个小人,他用阴谋和谎言,联合了几个大部落首领,用黄金收买人心,夺走了原本属于莫贺咄可汗的狼头纛!”
楚潇潇和李宪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突厥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汗位之争?
这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
楚潇潇此刻按捺下心中的愤怒,平静地问道,“所以,你们不惜冒险潜入我大周境内,耗费重金,购买这批军械,就是为了支持莫贺咄,与乙注车鼻争夺汗位?”
“不错…”骨啜说到这里将头高傲的扬起,“乙注车鼻势力庞大,控制着富饶的石国,拥兵数万,装备精良…而我们莫贺咄可汗虽然得到部分忠义部落的支持,战士们也勇猛无畏,但…奈何兵甲严重不足,很多勇士还在用着破损的武器,难以与乙注车鼻的精锐骑兵正面抗衡。”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一丝无奈,“因此,莫贺咄可汗才不得不派出我们,冒险穿越边境,与郭荣大将军多次洽谈,购买这批我们急需的兵器,这是我们扭转劣势的唯一希望。”
李宪听到这里,冷哼一声,显然不信这套说辞,他猛地一拍身旁的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案上的笔筒都跳了一下。
“胡说八道,尔等蛮夷,最是狡诈反复…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编造内乱之名,行欺瞒之实…想用这批军械袭扰我大周边境,劫掠我大周子民…”
李宪怒目圆睁,等着面前站立的几人,恶狠狠地说到,“说…你们与郭荣之前,到底进行过多少次这样的交易?除了莫贺咄,是否还有其他部落乃至乙注车鼻本人,也从郭荣这里获取军械?不说,就是死!”
那突厥使者骨啜显然被李宪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所慑,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但他随即脸上露出被冤枉的神色。
“这位大人,长生天在上,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话,若有半句虚言,愿长生天降下最严厉的雷霆,让我们粉身碎骨,灵魂永世不得安宁…”
他大口喘了口粗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眼睛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楚潇潇和李宪,“我们与郭荣大将军,真的只进行过这一次交易,之前从未有过…”
他见李宪和楚潇潇脸上依旧满是怀疑,似乎下定了眸中决心,急声道:“两位大人,若是不信,可以给我松绑,我身上带有莫贺咄可汗亲自写给郭荣和李文远的羊皮信,以及他们二人的亲笔回信…这桩生意,我们从春天谈到秋天,前后洽谈了将近半年,郭荣一直犹豫不决,担心风险,直到前不久,大概是半个月前,他才最终同意,约定了交易时间和地点…在此之前,我们与郭荣之间,绝无任何军械交易。”
楚潇潇眼神微动,对旁边的狱卒示意了一下。
狱卒上前,在骨啜身上仔细搜查了一番,果然从其贴身穿着的羊皮袄内衬中,取出了几封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件。
狱卒将信件恭敬地递在楚潇潇和李宪面前,两人展开后,发现这几封信是用突厥文和汉文双语书写的。
汉文部分的字迹,楚潇潇仔细比对后,确认与之前发现的郭荣手书,以及李文远在公文上遗留的笔迹样本,完全吻合。
信中的内容,确实详细记录了这次军械交易的整个洽谈过程。
从最初莫贺咄派出使者进行初次接触,到中间反复就兵刃的种类、数量、价格、交付地点等进行商讨,再到最后郭荣的确认回复和交易指令,时间跨度从初春到深秋,确实将近半年…信中也多次提到了突厥内部乙注车鼻与莫贺咄日益激烈的冲突,并且反复强调了莫贺咄部落对这批军械“如旱苗望雨”般的迫切需求。
从这封信上的内容看来,骨啜所言似乎是真的。
然而,这个结论,却让楚潇潇和李宪感到更加不解,心中的疑团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浓重。
如果郭荣与突厥人之间,真的只有莫贺咄部落这一桩交易,而且目的单纯是为了其内部汗位争斗。
那么,之前“洛阳骸骨案”中,那些刻在骸骨上的突厥密文所指向的“凉州马场,三十俊驹”,以及他们一直以来追查的军械走私链条,它的买家…又是谁?
郭荣和李文远,这两个胆大包天之徒,到底把如此大量的军械,卖给了多少人?
李宪心头顿时一紧…难道除了突厥,还有另一方势力在暗中与郭荣进行着军械交易?
就在两人陷入更深的沉思,觉得案情非但没有明朗,反而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更加扑朔迷离的谜团之时,审讯室那扇木门被轻轻敲响了。
只见小七一溜小跑地走了进来,先是警惕地看了一眼那几名被绑缚着的突厥人,然后快步走到李宪身边,凑到李宪耳边,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了几句话。
李宪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而小七说完,小心翼翼地从怀中贴身内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封边缘泛着焦黄痕迹的信,递到了李宪手中。
李宪接过信,迅速看了起来,
脸色也从最开始的疑惑,到读到中间的惊讶,再到最后的无比沉重,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
看完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深吸了一口气,直接将信递给了身旁的楚潇潇。
楚潇潇接过那封信,定睛看去,信上的字迹,她认得,是郭荣那特有的蕴含着杀伐之气的笔迹,与之前在刘侃身上找到的那张“凉州事毕,速归神都”的纸条如出一辙。
收信人是谁并没有明确写出,只有最后的位置上写着四个耐人寻味的字…“三爷预览”。
当她继续向下看着内容时,竟感到一阵凉意,“…三爷钧鉴:凉州风紧,恐生不测…‘玉门赤砂’已按约备妥,存量颇丰,然输送之路恐已为鹰犬所察,亟待疏通…盼三爷早定行止,或启备用之策,迟则生变…荣,顿首再拜…”
三爷…这显然是一个极具分量的人物。
而“玉门赤砂”…楚潇潇立刻想起了之前小七擒获的那个突厥商人骨咄禄,他奉命运送的正是来自玉门关的特殊矿物“赤砂”。
当时他们推测赤砂可能与缓解“龟兹断肠草”毒性有关,或者用于其他隐秘用途,但一直未能找到确凿证据和最终目的。
这封意外获得的密信,其内容明显与眼前这批军械走私无关,反而将一条隐藏更深的线索…关于“赤砂”和远在神都的那个神秘“三爷”,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
楚潇潇的眉头紧紧蹙起,脑海中试图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
郭荣和李文远,他们到底在同时进行着几桩不同的交易?
还有他们背后的靠山,除了可能存在的梁王,这个“三爷”又是何方神圣?
梁王与这个所谓的“三爷”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不同寻常的联系?
“王爷…”楚潇潇赫然抬起头,语气斩钉截铁,“立刻下令,全面封锁凉州四门…即日起,许进不许出…所有出入人等,无论身份贵贱,必须接受严密盘查,核对身份文书,搜查随身物品…同时,加派得力人手,以搜捕逃犯为名,全城大索,重点是药铺、医馆、客栈、货栈以及所有可能藏匿人员的场所…”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李文远…暂且不动他,但要将监视渤海侯府的人手增加一倍…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盯死他府上每一个人出入…看看他接下来会有什么动…切记打草惊蛇,以免断了这条重要的线索。”
“好…就依你之言…”李宪立刻点头,转身便要去安排布置。
然而,他刚迈出两步,脸上却又露出了明显的为难之色,回头看向楚潇潇,苦笑着摊了摊手:“潇潇,封锁四门,全城戒严,还要加倍监视渤海侯府…这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可我们现在…府兵已经全部派出去了,金吾卫更是几乎个个带伤,能动用的人手,实在有些捉襟见肘了啊…”
魏铭臻受伤无法理事,麾下精锐折损,金吾卫力量几乎被打残,确实让他们此刻可用之人所剩无几。
楚潇潇看着李宪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原本凝若寒霜的脸上,却忽然浮现出一丝成竹在胸的微妙笑容。
她缓缓起身,声音平静而笃定:
“王爷,稍安勿躁,咱们…还有一个人没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