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符针问骨 > 第九十二章 全城搜捕

第九十二章 全城搜捕(1/2)

目录

“凭什么不让我们出城?”

“就是…我们的货物都是有期限的,耽误了行程,这个损失谁赔?”

“官府也得讲王法把,无缘无故封城,还有没有天理了…”

凉州城的东门,从清晨便已聚集了上百名各族行商,以西域胡商为主。

他们此时情绪激动,围在张贴着封城告示的榜文前,大声嚷嚷着。

人群中央,凉州刺史元振威带着几名属官,正焦头烂额地试图安抚躁动的人群。

“诸位…诸位…请大家稍安勿躁…”元振威站在一个破旧的木桌上,提高了嗓门,额角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城中混入了突厥的细作,封城搜查乃是为保一方安宁,更是为了保护各位的性命和身上的财物,一旦擒获贼人,立即开城放行,绝不延误,请大家给我们几天时间…”

一个身穿锦缎,头戴卷檐帽的大食商人操着生硬的汉话,在人群中不满地叫喊道:

“刺史大人,您口中的细作…谁知道是不是借口,我们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守时,而且货物也不能长久保存,耽搁一天,就是上百两银子的损失…还请刺史大人今天给我们一个准话,到底什么时候开城?”

“对…给个准话,什么时候能解封?”

“不开城我们就冲出去…”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推搡着维持秩序的衙役,眼看局面就要失控。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长街尽头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约两百人的兵士小跑而来,甲胄鲜明,刀枪雪亮,与元振威手下那群面带惶惑的衙役截然不同,

他们一个个眼神犀利,步伐沉稳,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为首一人,正是郭戎川。

他一身甲胄,右手按刀而立,目光冷峻地扫过面前骚动的人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街面上所有的喧嚣声:

“奉寿春王殿下钧令,全城戒严,搜捕要犯…有敢冲击城门,寻衅滋事扰攘者…”

他顿了顿,将腰间的刀抽出几分,一字一句地说道,“以通敌论处,格杀勿论!”

最后四个字,像一支支利箭射向喧闹的人群,街面上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那些刚才还气势汹汹,言辞犀利的胡商,接触到郭戎川那毫无感情的眼神,以及看到他身后那些兵士身上散发出的杀气,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郭戎川不再理会他们,转身对元振威抱拳道:“元刺史,安抚百姓之事,还需您多费心…从即刻起,凉州四门防务及城内搜捕事宜,一概由末将接手。”

看着他这一幅不容置疑的神态,元振威赶紧擦了擦汗,连声道:“有劳郭校尉,有劳了…”

郭戎川微微颔首,随即转身下令:“一队…二队,接管东门防务,许进不许出…三队,随我巡查城内…金吾卫的兄弟已在各要点布控,发现任何异常,立刻回禀。”

“是,”兵士们齐声应诺,声震长街。

这些兵士,大多是郭戎川连夜召集起来的楚雄旧部。

他们或许已在凉州军中沉寂多年,或被排挤,或被边缘化,但骨子里流淌的仍是当年追随楚雄纵横沙场的热血。

此刻,在听闻“大小姐”回到了凉州,而且正在追查当年大都督暴毙的原因,原本熄灭的希望在霎时间被点燃,他们重新被凝聚起来,效率之高,行动之迅速,远超寻常边军。

而与此同时的刺史府内,楚潇潇正慢条斯理地用着早膳。

一碗清粥,几碟小菜,她吃得津津有味,对于门外街巷尽头隐约传来的喧嚣,仿佛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李宪坐在对面,却是食不知味。

这时,一名衙役小跑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了城门口行商聚集闹事的情况。

“元振威是干什么吃的?这点事都处理不好。”李宪放下筷子,言语神态间明显不悦。

那衙役被寿春王这一下吓得一哆嗦,结结巴巴地回道:“回…回殿下,元…元刺史正在城门口…安抚…只是那些胡商…”

“好了,好了,你且退下吧…”不等他说完,李宪眉头一皱,当即挥挥手。

待衙役退下后,他看向依旧气定神闲喝粥的楚潇潇,“潇潇,你倒是说句话啊,你看看外面都闹成什么样了,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呢?”

楚潇潇夹起一筷清脆的腌菜,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后才抬眼看他,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王爷,先用膳吧,不吃饱饭,哪来的精力处理这些纷扰之事…”

李宪被她这态度弄得有些气闷,却又不好发作,只得重新拿起筷子,胡乱扒拉了几下碗里的粥,终究是没什么胃口,悻悻地放下。

他怎么也想不通,平日里雷厉风行的楚潇潇,今日为何如此沉得住气。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楚潇潇终于放下碗筷,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动作优雅从容。

她看着李宪那副坐立难安的样子,唇角微微勾起一个弧度:“王爷今日胃口不佳,可是这粥菜不合口味?”

李宪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的楚大人哟,城门口都快闹翻天了,您还有心思关心本王胃口好不好?”

楚潇潇见他这样子,不由得笑出了声:“王爷,我想…若您是个押着大批货物,急等着出关交易的富商,被这么不明不白地关在城里,只怕比那些西域商人更生气呢,是吧,寿春王殿下?”

见楚潇潇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拿他打趣,李宪不由得急了:“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闲心取笑本王。”

楚潇潇见他真急了,这才收敛了笑意,正色道:“王爷稍安勿躁…我早已命郭戎川前去调动父亲旧部,接管四门防务,那些胡商要闹,就让他们闹去,闹得越厉害,躲在暗处的人就越会以为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他们才会更容易露出马脚。”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尤其是在渤海侯府的那位,你说他能不急嘛?他会比我们更急的,他一定会比我们先动,只要他动了,我们就有理由抓他了…”

李宪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如此…你是要故意打草惊蛇,让他自乱阵脚,免得躲在府中,我们又不能直接闯进去。”

想明白了这一点,顿时心情大好,随手将面前那碗已经变凉的粥端起来,一饮而尽,还不忘对着楚潇潇夸赞一番,“高,实在是高…”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

约莫半个时辰后,凉州城的街道上,一男一女并肩而行。

私下环顾,楚潇潇明显感觉到与往日的不同…平常繁华喧嚣的集市显得冷清了许多,街上行人匆匆,尽都面带忧色。

一队队兵士在金吾卫的配合下,正在逐街逐巷地盘查,重点关照客栈、货栈、车马行等易于藏匿之处。

郭戎川调动的楚雄旧部熟悉凉州城的每一个角落,搜查起来有的放矢,与金吾卫形成严密配合。

而就在全城搜捕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位于城东的渤海侯府,却异乎寻常地安静。

高墙深院,将外界的纷扰彻底隔绝。

然而,在这片寂静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直到夜色深沉,侯府后院,一处堆满杂物的柴房内,一块靠墙的厚重地板被悄无声息地移开,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漆黑洞口。

片刻后,一个虽然穿着仆役服装,却难掩富贵之气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

他警惕地四下张望,确认周围无人后,才极为矫健地钻了出来…此人正是渤海侯,凉州别驾李文远。

他手中提着一个看起来很重的包裹,里面应该是放着他准备携带逃命的金银细软。

他轻车熟路地顺着墙根,在阴影的掩护下,向府邸后的一处矮墙摸去。

那里原本有一个狗洞,早已被他暗中扩大,并用杂草虚掩,作为应急的出口。

眼看出口在望,李文远心中稍定,只要穿过这片小巷,到达接应地点,他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凉州城。

然而,就在他的手即将触碰到那堆杂草的瞬间,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李别驾,这么晚了,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文远浑身一震,猛地回头看去,只见柴房一侧的阴影中,缓缓走出两人。

为首一人,身形矫健,目光犀利,正是斥候营校尉沈括。

另一人则是张骏,他手持劲弩,弩箭牢牢锁定在李文远身上。

“啊,沈…沈校尉,是你啊…”李文远强装镇定,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本侯…本侯只是夜晚无聊,出来逛一逛,逛一逛,你…你们为何在此,本侯的府邸,你们是如何进来的?”

沈括没有直接回应,而是上前几步,将他逼在墙底,嘴角挂着一抹讥讽的冷笑,“哟,侯爷,您这大晚上的不在屋中休息,还带着这么大个包裹出来闲逛,怎么,这么多年了,您这府中的地形您自己都不熟悉啊?”

“不…不是…”李文远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自然知道沈括到此是因为什么,不过他还在拖时间,眼珠滴溜溜乱转,明显是在思索如何脱身。

但显然沈括并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侯爷,别装了,您是自己跟我们走啊,还是让我们‘请’你移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