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 > 第267章 指月明心

第267章 指月明心(2/2)

目录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段无咎指尖的金芒已经能够随心所欲地在刚猛与柔和之间转换。那轮由指力凝成的明月虚影,也在晨光中渐渐淡去,但它所代表的武道真谛,将永远铭刻在段无咎心中——纯阳非刚,造化无极;阳极生阴,指月明心。

晨光刺破云层,将官道上的尘埃染成流动的金沙。段无咎勒马驻足在高坡上,墨色劲装紧裹着精悍的身躯,肩头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俯瞰着下方逐渐苏醒的永昌城——斑驳的城墙浸沐在淡金色的曦光里,青灰色屋瓦连绵起伏,早市的炊烟与晨雾缠绵升腾,勾勒出一幅边陲小城独有的烟火画卷。

指尖下意识地在冰冷的玄铁马鞍上轻叩,段无咎感受着体内奔流的真元。自从在天龙寺悟透了“凝一纯粹”的真谛,融合了语嫣点破的“火毒炼化”之法,丹田深处那轮纯阳核心便如地底岩浆般沉凝厚重,每一次心跳都推动着蕴含南疆灼烈气息的真元在奇经八脉间奔涌,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与力量感。若非肩上担着为大理遴选火种的重任,他恨不得立刻觅地闭关,将这蜕变彻底夯入骨髓。

“王爷,”影一如同融化的墨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马侧,“永昌府已布置妥当。四通商行连夜张贴告示,此刻城门口人头攒动,皆为应选而来。”

段无咎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官道尽头那座喧嚣渐起的城门:“传令:应选者,无论绫罗或鹑衣,皆可试之。首重根骨之韧、心性之坚、耐力之固。若有璞玉,即刻引至本王驾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峦般的威严穿透晨风。

“诺!”影一抱拳,身影几个闪烁便融入官道旁摇曳的树影之中。

段无咎回头望向坡下那辆简朴却隐隐透着皇家气韵的马车,唇角牵起一丝温煦的笑意。昨夜语嫣灯下为他详解《黄帝内经》阴阳互济之理的场景历历在目,她那纤纤玉指点在泛黄书页上的细微声响,仿佛还萦绕在耳畔。这份以智慧相助的深情,比任何灵丹妙药更令他心神激荡。

永昌城门口,人声鼎沸如开锅之水。“天龙学院”四个朱砂大字书就的告示前,早已挤得水泄不通。从绸缎加身、仆役环伺的富家公子,到赤脚蓬头、衣衫褴褛的寒门少年,无数双眼睛里都燃着火苗,贪婪地盯着告示上那句足以改变命运的话:“天赋异禀者,入武部,得段氏真传;智谋超群者,入文部,习安邦定国之策!”

“肃静!排队!一个个来!”四通商行的大管事赵德全声若洪钟,镇住稍显混乱的场面,“第一关,举石锁!按年龄选重量,八十斤为限,举过头顶者留,力怯者退!”

凉棚角落,几个身着杭绸直裰的地主老爷凑在一处,摇着折扇,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鄙夷。

“太子殿下此举…啧,未免有失体统!”满面油光的陈员外捻着唇上两撇鼠须,尖声道,“习武修道何等清贵?岂是这帮泥腿子配觊觎的?瞧瞧那边那个,指甲缝里的泥垢怕是比我家花匠的锄头还厚!”

“陈兄有所不知,”旁边瘦削的李员外压低了声音,眼中却闪着精明的光,“听闻太子在金国前线见识了蛮兵的凶悍,这是急着要培植自家根基呢!只是…”他摇摇头,“练武讲究根骨根基、丹药滋养,这些贱民连饭都吃不饱,筋骨早被熬干了,能成什么气候?白白糟蹋了王爷的米粮!”

“李兄此言差矣,”另一位捻着玉扳指的孙员外嗤笑,“我看太子是千金市马骨,做做样子收买人心罢了!真传?段氏一阳指何等精妙?岂会传给这些下贱胚子?”

尖刻的议论如细针,刺破喧嚣,精准地钻进段无咎的耳中。他端坐于凉棚主位,面色沉静如古井,唯有搭在扶手上的指尖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金芒。金国铁浮屠冲锋时,大地震颤的轰鸣;蓟州城头,普通士卒面对重甲骑兵时绝望的眼神…这些画面瞬间掠过脑海。大理若想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存续,若想庇护这西南一隅的安宁,就必须砸碎这陈腐的门第枷锁!他要的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能与他一同浴血的基石!

“嘿!快看那个烧炭的!”场中忽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哄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