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闲医 > 第67章 送温暖还是送上路?

第67章 送温暖还是送上路?(1/2)

目录

送走了斗志昂扬、准备回去“卷”自家库房的柳月卿,苏哲惬意地往太师椅里一瘫,双脚又熟练地架上了书案,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完美。”

他端起手边的冰镇酸梅汤,美滋滋地呷了一口,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看看,什么叫资本的运作?

什么叫知识付费的顶级形态?

自己不过是动了动嘴皮子,画了几张堪比鬼画符的草图,就成功忽悠……哦不,是引导了一位富婆给自己当免费的项目经理,顺带还收获了一个天才级的弟子。

这买卖,简直比抢钱还快,而且是对方哭着喊着把钱塞你兜里那种。

“苏福啊,”苏哲晃悠着二郎腿,懒洋洋地喊道,“去,把我那张躺椅搬到院子里,再备上些瓜果点心。今儿月色不错,本大爷要提前体验一下退休生活的美好。”

“是,少爷。”苏福恭敬地应下,转身就去安排。

苏哲看着苏福的背影,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柳盈的“手眼协调能力”与“长时间专注力”考核进展顺利,再过不久就能成为合格的一助。

柳月卿这个二助兼“天使投资人”也已就位,济世堂的资源整合指日可待。

王臻那边,“苏氏钢”的技术已经初步验证完成,工部可能后续成为自己编外技术研发中心。

黄万金的“济民医材行”更是日进斗金,流水线和借贷记账法让他把自己奉若神明……

一切,都朝着他那“混吃等死、安逸终老”的伟大蓝图,稳步前进。

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然而,就在苏哲畅想着自己左手西瓜、右手摇蒲扇,听着小曲儿数钱的美好未来时。

汴京城的另一端,右相李墨的府邸,却是一片愁云惨淡,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着李墨那张阴沉如铁的老脸。

他的面前,摆着几份密报。

一份,来自工部内部消息,详细描述了“苏氏钢”的试制过程和那惊世骇俗的性能。

锋利、坚韧,远超大宋引以为傲的任何钢材。

密报的末尾,呈报人以颤抖的笔迹写下批注:此钢若用于兵甲,宋军战力,可增三成!

另一份,来自商贾圈,记录了“济民医材行”的飞速崛起。

那种名为“酒精”的清澈液体和雪白的“无菌绷带”,正在以一个恐怖的价格,被京中各大权贵府邸悄悄囤积。

而其背后“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和“借贷记账”的管理方法,更是让无数老掌柜惊为天人。

最后一份,则是关于韩琦府上那场夜宴的详细记录。

一词惊四座,连苏轼那样的天之骄子都为之折服。

李墨枯瘦的手指在桌案上重重一敲,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这个苏哲,根本不是什么奇人异士,也不是一个可以简单收买或控制的“神医”。

他是一个怪物!

一个能点石成金,能影响军、工、商、文,甚至能左右战局的怪物!

自己之前所有的计划,从工部员外郎之子案,到太医局发难,再到舆论攻击,非但没能扳倒他,反而像是在给他施肥浇水,让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从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迅速成长为一棵根基深厚、足以庇护一方的参天大树。

而这棵大树,正稳稳地、毫不犹豫地,扎根在政敌韩琦的阵营里!

再放任下去,此人必成心腹大患!

“不能再等了。”李墨的声音沙哑而冰冷,仿佛是从九幽地府中传出。

他轻轻拍了拍手。

一道黑影,如同一缕青烟,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书房的阴暗角落,仿佛他一直就在那里。

“影子,”李墨眼皮都未抬一下,淡淡地说道,“去苏府,杀了他。”

那被称为“影子”的人影微微躬身,没有任何言语,身形一晃,便再次融入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李墨端起桌上的冷茶,一饮而尽。

他不在乎苏哲是怎么做到的,也不在乎那些“神术”背后是什么原理。

在绝对的权力和死亡面前,一切奇迹,都将化为泡影。

一个再有才华的死人,也终究只是一个死人。

……

夜,渐深。

苏府后院,苏哲四仰八叉地躺在他那张精心设计的躺椅上,嘴里叼着一根牙签,正对着天上的月亮发呆。

“唉,这古代的夜生活,还是太贫乏了点。”他叹了口气,对身旁侍立的柳盈抱怨道,“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小烧烤,连个能吐槽的直播都没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柳盈掩嘴轻笑,柔声道:“少爷,您不是还有满天星斗可以看吗?”

“看星星?”苏哲撇撇嘴,“你看这天上的星星,像不像我未来银行账户里的余额?多到数不清,想想就开心。”

柳盈被他这清奇的思路逗得花枝乱颤,正要说话,却见苏哲忽然坐直了身子,鼻子在空气中用力嗅了嗅,皱起了眉头。

“不对劲。”

“怎么了少爷?”

“风中,有杀气。”苏哲一本正经地说道,表情严肃得像是要去解剖一只恐龙。

柳盈一愣,随即失笑:“少爷又在说笑了。”

“不,这次是真的。”苏哲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他侧耳倾听着,压低了声音,“你听,今晚的虫鸣声,是不是比平时安静了许多?”

经他一提醒,柳盈仔细一听,脸色也微微变了。

确实,平日里院中那片草丛里聒噪的秋虫,此刻竟是鸦雀无声。

夜,静得有些可怕。

就在此时,府邸前院负责守夜的护卫换防,几名家丁打着哈欠走过。

而在后院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一间柴房的屋顶上,本该鼾声如雷的铁牛,此刻却像一头蓄势待发的巨熊,悄无声息地坐着。

他的身旁,薛六靠着墙垛,双眼微闭,仿佛已经睡着。

但若是细看,便能发现他的耳朵正在微微耸动,捕捉着夜风中每一丝不寻常的声响。

作为在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过的战场老兵,薛六对危险的嗅觉,远比常人敏锐百倍。

突然,他睁开了眼,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