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闲医 > 第74章 洛阳花会压群芳

第74章 洛阳花会压群芳(2/2)

目录

此句一出,众人皆是一静。

起句便意境悠远,带着淡淡的怅惘,瞬间将人拉入一种特定的情绪之中。

李慕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苏哲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念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好!”苏轼再也忍不住,脱口赞道。

仅仅十字,超脱世俗,浑然天成。

在场的文人墨客无不色变,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细细品味着这两句词,脸上满是震撼与不可思议。

苏哲心中默默念叨,对不起了杨慎,先拿你这首词来用一下。

柳盈站在人群外,看着自家少爷那挺拔的背影,眼中异彩连连。

她知道少爷有才,却不知他竟有如此惊天动地的文才!

这哪里是医者,分明就是一代词宗的风范!

苏哲顿了顿,将最后几句念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念罢。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首词绝美的意境之中。

词中那份对往昔的追忆,那份物是人非的惆怅,如同一根丝线,轻轻拨动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良久,苏轼第一个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面通红,大步走到苏哲面前,深深一揖:

“你……你这首词……真乃佳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十字,足以流传千古!我苏子詹是心服口服!”

他这一拜,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花。

在场的所有文人,无论之前是何心态,此刻看向苏哲的目光中,都只剩下了纯粹的敬佩与折服。

那李慕白的脸,已经由白转青,由青转紫,最后变成了猪肝色。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一日,苏哲以一阙《临江仙》,名动洛阳。

诗会后的酒宴上,苏哲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敬酒之人络绎不绝,他却只是浅尝辄止,将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和苏轼拼酒。

两人喝到酣处,摒退了旁人,在月下对饮。

“苏哲,我真羡慕你。”苏轼已有七分醉意,眼神迷离地看着苏哲,“你活得通透,活得自在。不像我,有一腔抱负,却处处受制,身不由己。”

他开始断断续续地诉说自己的理想,想学欧阳修那样,为国为民,激浊扬清;

又想学李白那样,纵情山水,快意江湖。

两种念头在胸中交织,让他时常感到矛盾与痛苦。

苏哲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眼前这个豪放不羁的青年,未来将会经历怎样波澜壮阔又颠沛流离的一生。

那些千古流传的诗篇,正是用他一生的苦难与豁达熬制而成。

“子瞻兄,”苏哲给他满上一杯酒,认真地说道,“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的时候,说明你挂了。起起伏伏,才是活着。你想做的,和你该做的,并不矛盾。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就可以了。”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苏轼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渐渐亮起光芒,“你此言,真乃金玉良言!我懂了,我懂了!来,为这句话,我们再干一杯!”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夜深人静,苏哲回到下榻的院落,酒意上涌,却毫无睡意。

他站在廊下,看着天边那轮与千年前并无二致的明月,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另一个人。

他从怀中取出柳月卿送的那个锦囊,凑到鼻尖,那股清雅的药香,仿佛还带着她指尖的温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轻声念着,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自己在这边吟诗作对,名动洛阳,不知远在京城的那位首席大弟子,此刻在做什么?

是不是还在军医院里,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自己定下的那些严苛规矩?

想到她那副外冷内热、口是心非的骄傲模样,苏哲的心,竟莫名地软了一下。

身旁的柳盈,不知何时已为他披上了一件外衣,柔声说道:“少爷,夜深了,风大。”

苏哲回头,看到柳盈那双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的眸子,里面满是关切与崇拜。

他笑了笑,顺手捏了捏她高挺的鼻尖:“小丫头,今天是不是被你家少爷的才华给吓到了?”

柳盈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低下头,声如蚊蚋:“少爷……本就不是凡人。”

“哈哈,这话我爱听。”苏哲心情大好,抬头望着明月,长长地吐出一口酒气。

这大宋的夜,有酒,有诗,有朋友,还有……远方的牵挂和身边的佳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