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养育之恩(2/2)
“她临终前,托我办两件事。”苏哲的目光转向王老蔫,“第一,是代她向你们夫妇二人,叩首致谢,感谢你们十二年来的养育之恩,保住了这根独苗。”
说着,苏哲竟真的站起身,对着王老蔫夫妇,深深地作了一揖。
这一下,可把老两口吓坏了,连忙手足无措地去扶:“使不得,使不得啊先生!我们……我们没做啥,狗儿也是俺们的亲儿子啊!”
苏哲直起身,继续道:“第二件事,便是这个孩子的身世。他并非寻常人家的孩子,他的生身父母,另有其人。若云说,当年她将孩子放下时,曾在襁褓里,留下了一件信物。”
听到“信物”二字,王老蔫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与妻子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他嘴唇动了动,转身走进里屋,在一个破旧的木箱最底层,翻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小包。
他颤抖着手,一层层解开油布,最后,一块巴掌大的、质地奇特的布料,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是一块明黄色的绢布。
虽然历经十二年,边角已经有些磨损,但那明亮的颜色,以及上面用金线绣出的、虽然看不懂但异常繁复华贵的云纹,依旧彰显着它非同凡响的来历。
“就是这个,”王老蔫的声音都在发颤,“当年,就在狗儿的襁褓里发现的。俺们……俺们也不识字,不知道这是啥好东西,只觉得金贵,就一直……一直藏着。”
苏哲接过那块绢布,只看了一眼,心头便是一跳。
别人或许不认得,但他却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布料的质地,这云纹的样式,还有角落里那个不起眼的“内造监”暗记,分明就是宫里用来书写圣旨的特供贡品!
物证确凿!
他将绢布递还给王老蔫,目光最终落在了从头到尾都一言不发的王狗儿身上。
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此刻正抬着头,一张黝黑的小脸上,布满了泪水。
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充满了震惊、悲伤、迷茫,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说的委屈。
原来,他不是被抛弃的。
原来,有一个“女人”,为了让他活下去,才不得不放手。
原来,那个让他从小自卑,被同伴嘲笑为“六指怪物”的脚,真的是一种“印记”。
所有的一切,都像潮水般涌入他小小的脑袋,冲击着他十二年来建立的整个世界。
“狗儿……”王婆子上前,一把将他搂在怀里,泣不成声,“我的苦命的娃啊……”
苏哲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没有打扰。
他知道,必须给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消化。
许久,王狗儿才从养母的怀里挣脱出来。
他用沾满泥污的袖子胡乱擦了把脸,走到苏哲面前,抬起头,用一种带着浓重鼻音却异常认真的声音问道:“我……我的亲生母亲,她……她还活着,是吗?”
这是他此刻最关心的问题。
苏哲的心被这稚嫩又充满期盼的声音轻轻触动了一下。
他蹲下身,与少年平视,郑重地点了点头。
“是的,她还活着。而且,她想了你,念了你,整整十二年。她以为你早已不在人世,日夜为你哭泣,几乎哭瞎了双眼。现在,她病了,病得很重,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再见你一面。”
苏哲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王狗儿心中最后一道闸门。
“娘……”一个模糊而又滚烫的字眼,从他喉咙里挤了出来。
他不知道亲娘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她是谁,但苏哲描述的那个日夜思念他、为他哭泣的形象,却瞬间在他心里变得无比清晰。
“我……我要去见她!”王狗儿抬起头,眼神中第一次迸发出了无比坚定的光芒。
“好!”苏哲笑了,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他站起身,看向王老蔫夫妇,诚恳地说道:“老丈,夫人。这孩子的身份,事关重大,我暂时不能对你们明言。我只能保证,我带他回去,是去认祖归宗,是去一个能让他过上好日子的、真正属于他的地方。你们十二年的养育之恩,我们绝不会忘记。我这里有些银两,请你们务必收下,就当是……就当是孩子这些年的嚼用了。”
说着,薛六上前,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放在了桌上。
王老蔫连连摆手:“不,不行!先生,俺们养狗儿,不是为了钱!俺们……”
“老丈,”苏哲打断了他,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们听我说。这不是交易,而是补偿,也是一种保护。你们抚养了他十二年,这件事,无论如何都瞒不住。带走他之后,我需要对外宣称,你们是受我所托,代为照料。这些钱,就是你们应得的酬劳。这样,才不会有人怀疑,更不会有人因此来找你们的麻烦,你们明白吗?”
王老蔫夫妇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也明白了这是为了他们好。
两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苏哲看着那个下定决心后,眼神就再也没有动摇过的少年,心中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堂堂大宋未来的储君,竟是在这山沟的泥地里,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和半真半假的故事给“忽悠”回京的。
不过,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他伸出手,这一次,不是悬在半空,而是直接揉了揉王狗儿那头乱蓬蓬的、像杂草一样的头发。
“走吧,小子。别叫王狗儿了,这名字土得掉渣。跟我回京城,我保证,那里有比这米汤水好喝一百倍的羊肉汤,还有你这辈子都没见过的、穿上就不用洗的漂亮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