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满载而归(1/2)
三个月后的清晨,通衢天下总部人声鼎沸。李丽刚踏入前院,就被飞奔而来的小萱儿撞了个满怀。
“娘亲!船队回来了!”小萱儿脸蛋红扑扑的,手里挥舞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王爷爷刚收到的飞鸽传书!”
李丽接过纸条,上面只有潦草的四个字:“巳时抵港,满。”她的手指微微发抖。这是约定的暗号——“满”代表船队满载而归,且无重大损失。
“备马车!”李丽高声吩咐,同时弯腰抱起女儿,“我们去接爹爹!”
当她们的马车赶到泉州港时,码头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李丽牵着小萱儿站在了望台上,焦急地扫视着海平面。忽然,小萱儿尖叫起来:“在那儿!红色的船!”
海天交界处,几个黑点逐渐变大。最前方正是那两艘朱红色的帆船,船帆鼓满了风,像骄傲的天鹅般破浪而来。随着距离拉近,李丽能看清船首站着的挺拔身影——林一。
“爹爹!”小萱儿在了望台上又蹦又跳,小手挥舞得像风车。
船只缓缓靠岸,抛锚声、号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林一第一个跳下船,三步并作两步冲上了望台,一把抱起小萱儿转了个圈,然后转向李丽,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喜悦。
“成功了。”他简短地说,但微微颤抖的声音泄露了内心的激动。
李丽注意到他晒黑了许多,眼角多了几道细纹,但精神矍铄。“路上还顺利吗?”她轻声问,目光不自觉地检查着他是否完好无损。
“有些小波折。”林一轻描淡写地带过,但李丽敏锐地注意到他左手腕上多了一道伤疤,“回去细说。先看看我们的收获。”
码头上,船员们已经开始卸货。一箱箱香料、一袋袋珍珠、一卷卷精美的异国布料被小心翼翼地搬运上岸。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那是...龙涎香?”一个药材商瞪大眼睛,指着某个密封的檀木箱。
林一点头:“足足二十斤。”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龙涎香价比黄金,这一箱就值上万两白银。
李丽粗略估算着货物价值,心跳越来越快。这趟航行的利润远超预期,足够支撑商盟未来三年的扩张计划。
回程的马车上,林一终于卸下强撑的镇定,疲惫地靠在车厢内。“回航时遇到了风暴,”他揉着太阳穴,“损失了一艘小船,幸好人员无恙。”
李丽递上一杯热茶:“先休息。晚上再详谈。”
林一接过茶杯。
小萱儿靠在林一腿上已经睡着了,小手还紧紧抓着他的衣角。
当晚,通衢天下张灯结彩,大摆庆功宴。泉州城有头有脸的商贾几乎全数到场,甚至还有几位官员不请自来。李丽身着湖绿色织锦长裙,发间只簪一支珍珠步摇,既不过分华丽又不失东家风范。
“诸位。”林一举杯致辞,“今日之成功,非我一人之功。首先要感谢我的贤内助李丽,是她设计的船型和航海手册保我们平安往返。”
宾客们纷纷向李丽投来敬佩的目光。她微微颔首致意,心中却记挂着林一刚才提到的“小波折”——那绝不是普通的风暴那么简单。
宴会进行到一半,李丽注意到小萱儿不见了。她悄悄离席寻找,最终在账房发现了女儿。小萱儿正趴在桌上,对着几本账簿写写画画,小脸严肃得可笑。
“萱儿,怎么不去前厅吃点心?”
小萱儿抬头,大眼睛闪闪发亮:“娘亲,我在算账!王爷爷说这批胡椒成本是每斤二两银子,卖出去能赚多少呀?”
李丽失笑,走到女儿身边:“要看品质和市场需求。上等胡椒在长安最少能卖到五两。”
“那如果...”小萱儿咬着笔杆想了想,“我们卖四两八钱,比别人便宜,但量多,是不是赚得更多?”
李丽惊讶地看着女儿。这正是现代“薄利多销”的理念,一个六岁孩子怎会想到?
“谁教你这个的?”
“没人教。”小萱儿歪着头,“上次看娘亲卖布,便宜一点的卖得快呀。”
李丽心头涌起一股骄傲。她正想夸奖女儿,前厅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牵着女儿回去一看,只见一群商人围在一起争论什么。
“...明明是一万四千五百两!”
“胡说!按这个汇率算,至少一万六!”
“你们都算错了,应该是一万五千七百两左右...”
被围在中间的林一无奈地摇头:“诸位别争了,明日我让账房...”
“一万五千二百两!”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只见小萱儿站在椅子上,小脸涨得通红,“如果算上三艘船的损耗和船员赏银,净利润是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两左右!”
大厅瞬间安静下来。一个绸缎商不敢置信地问:“小姑娘,你怎么算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