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新的平衡(1/2)
永恒要塞的毁灭带来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时间线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始发挥作用,许多因编织者干预而产生的异常逐渐平复。通衢天下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期。
在李丽和林一的领导下,通衢天下的商业帝国继续扩张。如今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组织,而是成为了连接各行各业的平台。从农业生产到制造业,从教育事业到医疗保健,通衢天下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格物院”的发展。在吸收了多个时代的知识后,格物院成为了科技创新的摇篮。这里研发的新技术既符合时代背景,又显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例如,基于未来水利知识改良的灌溉系统,使北方干旱地区的农业产量翻了一番;结合现代医学和传统医术的新型医疗方法,有效控制了几种曾经的不治之症;甚至还有一些谨慎引入的未来理念,如公共卫生系统和初级教育体系,都在悄然改变着社会面貌。
这些改变并非一帆风顺。保守势力对某些变革持怀疑态度,甚至公开反对。为此,通衢天下采取了渐进策略,通过示范效应而非强制推行来推广新技术和新理念。
时空监护方面,在冷月和年轻张文远的主持下,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体系。时间特工——现在正式称为“时间守护者”——有了明确的行动准则和培训标准。监测站网络扩展到全球关键节点,能够及时检测和处理时空异常。
萱儿逐渐成长为时空监护的核心人物。如今十几岁的她,不仅能力更加成熟,对责任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她主持建立了“时空交流论坛”,让不同时代的旅人能够分享经验和知识,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这个论坛意外地成为了创意和灵感的源泉。一个来自18世纪的发明家和一个来自22世纪的工程师合作改进了蒸汽机效率;一个古希腊哲学家和一个未来AI伦理专家就“意识的本质”进行了精彩对话;甚至还有几个来自不同时代的医学专家共同研究出一种新型疫苗。
赵青云负责的安保部门也扩大了职能。如今不仅要应对常规威胁,还要防范可能出现的时空危险。他招募和培训了一支特殊反应部队,能够快速处理各类异常事件。
朝堂方面,新皇完全信任通衢天下,赋予其更多责任和权力。在一些重大决策前,甚至会私下征求林一和李丽的意见。这种密切合作使国家政策更加开明和进步。
然而,平衡总是脆弱的。第一个挑战来自内部:一些时间守护者开始质疑,他们是否有权力决定哪些时空干预是“正确”的。
“我们凭什么判断什么是对时间线最好的?”一位来自未来的守护者质疑,“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编织者行为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激烈辩论。确实,如果时间守护者过度干预,他们可能成为新的控制者,违背了最初的宗旨。
经过漫长讨论,通衢天下制定了新的指导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只有在确认时空异常是由外部力量(如编织者残余)引起时,才进行干预;对于时间线自然产生的变化,则只观察不干预。
同时成立了伦理委员会,监督所有时空行动,确保不会滥用权力。
第二个挑战来自外部:其他编织者开始注意到这个时间线的变化。监测站检测到多次来自其他维度的探测尝试,有些友好,有些则明显带有敌意。
最危险的一次,一个敌对编织者试图在关键时间点制造分裂,让通衢天下内部互相怀疑。幸好萱儿提前感知到异常,及时防止了危机。
这件事让众人意识到,时空监护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政治和外交问题。他们需要与其他时空存在建立沟通渠道,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
在年轻张文远的建议下,通衢天下开始尝试与友好维度的存在进行接触。第一个正式接触的是自称“观察者”的种族,他们长期观察多个时间线,但坚持不干预原则。
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互不干涉内政,共享时空异常信息,在重大危机时相互协助。
这个协议成为范例,随后与其他几个时空存在也建立了类似关系。一个初步的“时空共同体”正在形成。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普通民众开始注意到异常。随着教育水平提高和信息传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世界中有“不寻常”的事物。
有人目睹了时间守护者的行动,有人遇到了时空旅人,甚至还有人自发研究起“超自然现象”。一时间,各种传言和猜测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